最近在YouTube上發現一個超有趣的頻道叫「馬石」,專門分享台灣各地的奇岩怪石。主持人阿明總是用超生動的方式介紹這些石頭的故事,從地質構造到民間傳說都講得超有畫面感,讓我這個原本對石頭沒興趣的人都看得津津有味。
說到馬石頻道最受歡迎的系列,就屬「台灣秘境石頭巡禮」了。阿明會開著他的小貨車全台跑透透,連Google地圖都找不到的偏僻地點他都能挖出超特別的石頭。最近一集介紹花蓮的「會唱歌的石頭」,拍攝時剛好遇到颱風過境,整個過程超驚險但又超有臨場感!
集數 | 拍攝地點 | 石頭特色 | 觀看次數 |
---|---|---|---|
EP1 | 新北瑞芳 | 海蝕洞黃金岩 | 58萬 |
EP5 | 台東都蘭 | 會隨溫度變色的奇石 | 72萬 |
EP8 | 南投埔里 | 形狀像台灣島的天然巨石 | 65萬 |
馬石頻道最近還開直播帶大家夜探石頭秘境,上週半夜兩點帶觀眾去看嘉義的「月光石」,據說在滿月時會發出淡淡藍光。雖然我隔天要上班還是忍不住跟完全程,直播聊天室整個嗨到不行,各地網友都在分享自己家鄉的石頭傳說。
頻道主阿明其實原本是地質系學生,因為太愛石頭索性把研究變成YouTube事業。他總說:「每顆石頭都是地球寫的日記啦!」這種熱情真的會感染人,我現在出門爬山都會特別注意路邊的石頭,還因此認識不少同好呢!
馬石是什麼?台灣人必知的文化小知識
大家有沒有在台灣的廟宇或老街看過一塊刻著「馬石」兩個字的石頭?這可不是隨便亂刻的喔!馬石其實是台灣早期很重要的交通設施,專門給騎馬的人用來上下馬的踏腳石。在還沒有汽車的年代,馬匹可是主要的交通工具,這些石頭就變成當時的「停車場」必備設施啦!
現在台灣保存下來的馬石雖然不多,但每一塊都見證了當年的生活樣貌。像在台南、鹿港這些古早味很濃的地方,仔細找找還能看到它們的身影。這些馬石通常高約40-60公分,表面會磨得比較平滑,有些還會刻上捐贈者的名字或年代,根本就是古代的「公共建設紀念碑」啊!
馬石常見位置 | 材質 | 高度 | 特殊設計 |
---|---|---|---|
廟埕前 | 花崗岩 | 40-60cm | 刻捐贈者姓名 |
大戶人家門口 | 青斗石 | 50-70cm | 雕花紋裝飾 |
市集周邊 | 砂岩 | 30-50cm | 表面特別光滑 |
說到馬石的用途,可不止是上下馬這麼簡單。它還是當時的「社交場所」呢!想像一下,商人來做生意、官員來巡察,大家都要在馬石這邊下馬,順便寒暄幾句。有些比較講究的馬石旁邊還會搭配拴馬環,讓馬匹可以暫時休息。現在我們看這些石頭可能覺得很普通,但在百年前可是很重要的生活設施喔!
下次去逛老街的時候,不妨多注意腳邊的石頭。說不定你以為只是裝飾的石塊,就是當年很重要的馬石呢!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,其實藏著台灣人過去的生活智慧,也是我們文化記憶的一部分。特別是帶著小朋友出遊的時候,指給他們看這些「古代的停車場」,一定會讓他們覺得超有趣的!
大家有沒有想過何時會用到馬石?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時機其實比想像中多很多!馬石(磨刀石)不只是廚師或工匠的專利,台灣人家裡備一塊真的超方便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你可能沒想過,但超級實際的使用場景。
首先當然是廚房啦!台灣人愛下廚,菜刀用久了一定會鈍。與其花錢請人磨,不如自己來。特別是過年前大掃除時,順手把家裡刀具都磨一磨,切年菜整個順手度提升100%。我阿嬤都說:「刀利了,煮飯都更有勁!」而且現在很多馬石設計得很輕巧,收納完全不佔空間。
再來是男生刮鬍刀保養。傳統安全刮鬍刀的刀片用馬石稍微修一下,壽命可以延長超多。我老公自從學會這招,每個月省下不少刀片錢。不過要提醒新手,磨的時候角度要抓對,建議先看YouTube教學影片練習幾次。
最後是園藝剪刀和家庭工具箱裡的各種小工具。台灣氣候潮濕,金屬工具容易生鏽變鈍。定期用馬石保養,這些小東西可以用好幾年都不壞。我家庭院那支修枝剪已經用了5年,每次磨完都跟新的一樣利。
使用場景 | 推薦頻率 | 小技巧 |
---|---|---|
廚房刀具 | 每月1次 | 磨刀前先泡水5分鐘效果更好 |
刮鬍刀片 | 每2週1次 | 保持30度角輕輕磨 |
園藝工具 | 使用前檢查 | 磨完擦乾上薄油防鏽 |
其實馬石還有很多隱藏用法,像是我朋友就拿來磨裁縫剪刀,說剪布更順。另一個媽媽社團的網友分享,連小朋友的美勞剪刀鈍了都可以磨,比買新的環保多了。重點是要選對馬石的粗細度,一般家用準備中細度的就夠應付大部分需求。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「馬石怎麼挑?達人教你辨別好壞的技巧」,其實挑馬石真係有啲學問,唔係隨便揀就得。作為一個玩咗十幾年石頭嘅老手,今日就同大家分享幾個實用嘅小技巧,等你可以輕鬆揀到靚馬石!
首先最重要係睇石頭嘅質地,好嘅馬石摸落去會有一種細膩溫潤嘅感覺,唔會太粗糙。特別要注意石頭表面有冇明顯嘅裂紋或者雜質,呢啲都會影響到之後嘅保養同價值。我建議可以拎住石頭對住光線轉一轉,睇下入面嘅紋路係咪自然流暢,靚嘅馬石紋路通常都好有層次感。
另外顏色都係好關鍵嘅判斷標準,唔同產地嘅馬石顏色都會有差異。以下係幾個常見馬石種類同特徵對照表:
馬石種類 | 顏色特徵 | 質地特點 | 常見產地 |
---|---|---|---|
緬甸馬石 | 深綠帶黑紋 | 油潤細膩 | 緬甸北部 |
巴西馬石 | 淺綠透亮 | 硬度較高 | 巴西礦區 |
台灣馬石 | 青綠帶白紋 | 溫潤如玉 | 花東地區 |
揀馬石仲有個小秘訣,就係要聽聲!用手指輕輕敲擊石頭,聲音清脆響亮嘅通常密度高、品質好;如果聲音悶悶嘅就可能內部有裂縫。仲有記得要睇清楚石頭嘅切割工藝,邊角位係咪平整,靚工藝可以將馬石嘅美感完全展現出嚟。
最後提醒大家,買馬石真係唔好貪平,市面上有啲染色或者加工過嘅假貨,價錢可能好吸引但完全冇收藏價值。建議新手可以去信譽好嘅店家慢慢睇,最好帶埋識貨嘅朋友一齊去挑選。記住以上呢幾點,相信你都會成為挑馬石嘅高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