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IG上看到好多朋友的照片都帶著夢幻的光暈效果,原來大家都在玩「漏光濾鏡」啊!這種模擬底片相機漏光現象的特效,真的能讓平凡照片瞬間充滿復古氛圍感。我自己也試了幾款APP,發現不同軟體呈現的效果差異超大,有些是溫柔的暖黃光,有些則像陽光穿透樹葉的斑駁感,超級適合用來記錄生活片段。
說到漏光濾鏡的應用場景,其實比想像中更廣泛。除了大家最愛用的食物、風景照外,拿來拍人像也超有fu!特別是逆光拍攝時加上淡淡漏光,整個畫面會變得超有故事性。我整理了幾款熱門APP的漏光效果比較:
APP名稱 | 漏光類型 | 特色 | 適合場景 |
---|---|---|---|
LUCH | 隨機光斑 | 模擬真實底片漏光 | 街拍、日常隨手拍 |
FIMO | 可調角度光線 | 多種復古濾鏡組合 | 人像、寵物寫真 |
HUJI | 強烈彩色眩光 | 90年代懷舊感 | 派對、夜間拍攝 |
RNI Films | 自然柔光 | 專業級色調調整 | 風景、靜物攝影 |
Dazz Cam | 動態光線效果 | 模擬拍立得顯影過程 | 生活紀錄、Vlog |
最近很紅的LUCH還在限免中,它的漏光效果最讓我驚豔的是那種不規則的光線散射,完全重現了傳統底片相機的意外美感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使用時要注意強度控制,通常調到30%-50%效果最自然,不然整張照片會太over。我自己最常拿來拍咖啡廳的角落,或是傍晚的街景,加上漏光後整個文青感直接爆表!
另外發現一個小技巧,如果想讓漏光效果更立體,可以先用APP的陰影調整功能把對比度拉高,這樣光線穿透的感覺會更明顯。有些進階玩家還會搭配顆粒感濾鏡,製造出更像老照片的質感。現在手機修圖真的越來越厲害了,隨便按幾下就能做出以前要在暗房搞半天的效果,難怪這麼多人沉迷這種復古風格啊~
什麼是漏光濾鏡?讓照片秒變復古的魔法特效
最近IG上超多朋友都在用漏光濾鏡,把普通照片變得超有復古fu~其實這種濾鏡模擬的是老相機常見的「漏光」現象,就是底片不小心曝光時產生的光影效果。現在用手機APP就能輕鬆做出這種懷舊感,不用真的搞台古董相機啦!
漏光濾鏡主要有這些特點:
– 光影效果:模擬陽光從鏡頭縫隙漏進來的感覺
– 色調偏暖:會自動加上橘黃色調,像老照片褪色
– 隨機性強:每次套用效果都會有點不同
– 顆粒感:故意加入雜訊模擬底片質感
濾鏡類型 | 效果特徵 | 適合場景 |
---|---|---|
經典漏光 | 柔和光暈+暖色調 | 人像、日常隨拍 |
強烈漏光 | 明顯光斑+高對比 | 街拍、文青風 |
彩色漏光 | 帶有藍紫光的夢幻效果 | 風景、夕陽照 |
黑白漏光 | 保留光影但去色 | 復古懷舊主題 |
想玩漏光濾鏡的話,推薦幾個台灣人愛用的APP:VSCO的「A6」濾鏡、Snapseed的「暈影」功能、還有專門做漏光的「Lens Distortions」。這些APP操作都很直覺,選好照片後拉個強度條就能看到效果,完全不用調複雜參數。
實際用起來有個小技巧:選擇有明顯光源的照片效果會更自然,像是逆光人像或窗邊照。如果照片本身太暗,可以先調亮再套濾鏡,不然漏光效果會看不太出來。另外建議強度不要開到滿,保留一點原本照片的細節看起來更高級~
誰適合用漏光濾鏡?文青、攝影愛好者都愛這味!這種帶著夢幻光暈的效果,最近在IG上超紅的啦~不管是用手機還是相機,加上漏光效果整個氛圍都不一樣了,難怪這麼多人愛用。不過你知道嗎?其實不同風格的人用起來感覺差很多喔!
先來說說文青族群,他們最愛那種帶點復古感的漏光效果。像是咖啡廳角落的光影、老屋窗邊的斜陽,加上漏光濾鏡後整個文青感直接爆表!我認識的幾個文青朋友,手機裡至少裝了3款不同的漏光APP,拍食物、拍書本、拍街景都要來點光暈才夠味。
至於攝影愛好者就更講究了,他們會根據不同場景調整漏光的強度和顏色。像是拍人像時喜歡用暖色調的柔光,拍風景則偏好冷色系的散射光。有些專業玩家甚至會自己DIY漏光效果,用玻璃紙或塑膠袋在鏡頭前製造特殊光影呢!
使用者類型 | 偏好的漏光風格 | 常用場景 |
---|---|---|
文青 | 復古暖調、柔和光暈 | 咖啡廳、老宅、書本 |
攝影玩家 | 可調色溫、多層次光線 | 人像、風景、街拍 |
一般用戶 | 一鍵套用、明顯效果 | 自拍、食物、寵物 |
現在很多修圖APP都有內建漏光濾鏡,操作超簡單的。像是VSCO、Snapseed這些熱門軟體,輕輕一滑就能讓照片質感升級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用漏光效果也要看場合啦~如果是正式場合的證件照或工作照,可能就不太適合加太多光影特效,不然看起來會有點太over喔!
有些攝影師會刻意在黃金時段拍攝,利用自然光製造漏光效果。黃昏時分的斜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,那種天然的光斑真的美到不行!如果沒時間等完美光線,後製時加點漏光濾鏡也是不錯的選擇。重點是要掌握好度數,太多會顯得假,太少又沒感覺,這個拿捏就要靠經驗啦~
何時該用漏光濾鏡?營造氛圍感的關鍵時機
每次看到IG上那些超有fu的照片,你是不是也好奇人家是怎麼拍出那種夢幻光感的?其實關鍵就在「漏光濾鏡」啦!這種濾鏡能模擬陽光從縫隙灑落的自然光暈效果,讓平凡的照片瞬間充滿故事感。不過要用對時機才不會顯得太刻意,以下就來分享幾個超適合的拍攝情境。
首先是人像攝影,特別是逆光或側光拍攝時。當模特兒站在窗邊或樹蔭下,加上漏光濾鏡能讓髮絲邊緣閃閃發亮,整個畫面溫柔到不行。如果是情侶合照,那種朦朧的光暈會讓甜蜜感直接升級!
另外拍食物或靜物也超推,尤其是早午餐或咖啡廳的擺拍。濾鏡的光斑灑在餐點上,食物看起來會更可口,連普通的拿鐵都能拍出文青感。記得太陽斜射的黃金時段(下午3-5點)效果最自然,搭配濾鏡根本無敵!
適合場景 | 效果描述 | 小技巧提醒 |
---|---|---|
人像逆光 | 髮絲光+柔和膚質,仙氣滿點 | 避開正午強光,側45度最佳 |
咖啡廳靜物 | 光斑增加層次感,食物更誘人 | 搭配木質桌面效果加倍 |
戶外婚紗 | 浪漫光暈營造童話感 | 樹葉縫隙自然光最協調 |
夜景燈串 | 模擬光點散景,派對氛圍up | 手動調整濾鏡強度避免過曝 |
黃昏的海邊也是漏光濾鏡的主場!夕陽餘暉搭配濾鏡的漸層光效,隨便拍都是明信片等級。記得要用手動模式微調強度,不然整張照片會變得太「閃」,反而失去自然感。如果是用手機APP後製,建議把透明度調到60-70%左右最剛好。
雨天或陰天其實也能玩出不同風格。玻璃上的水珠加上漏光濾鏡的散射效果,會有一種憂鬱又唯美的電影感。這種時候濾鏡強度可以開大一點,讓光線成為照片的主角。不過要小心背景不要太雜亂,不然整體畫面會顯得很阿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