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桃養人 杏傷人 李子樹下埋死人」這句台灣老一輩常掛在嘴邊的俗諺,其實藏著老祖宗對水果特性的智慧觀察。夏天到了,市場上各種當季水果琳瑯滿目,但你知道嗎?這些看似無害的水果,吃法不對可是會傷身的喔!
先來說說最受歡迎的水蜜桃,台灣拉拉山的水蜜桃甜度高、水分足,確實是「養人」的好東西。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,對皮膚和腸胃都很好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水蜜桃表面的絨毛可能會引起過敏,最好去皮吃,而且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份量,畢竟它的糖分可不低呢。
水果種類 | 優點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桃子 | 補血潤腸、美容養顏 | 絨毛易致敏,糖尿病患者需限量 |
杏子 | 止咳平喘、富含胡蘿蔔素 | 酸性強易傷胃,孕婦不宜多吃 |
李子 | 促進消化、抗氧化 | 未熟果含氰苷,過量恐中毒 |
再來談談杏子,中藥店常看到的杏仁就是它的種子。新鮮杏子吃起來酸酸甜甜很開胃,但「杏傷人」可不是隨便說說的。杏子的酸性比較強,胃不好的人吃了容易反酸,而且它含有微量氫氰酸,特別是苦杏仁更不能亂吃。記得小時候阿嬤總說懷孕的媳婦不能碰杏子,現在想來確實有道理。
至於「李子樹下埋死人」聽起來很嚇人,其實是提醒我們李子要謹慎食用。特別是青綠色的未成熟李子,含有天然氰苷成分,吃多了可能會頭暈嘔吐。不過適量吃成熟李子其實對身體不錯,它能幫助消化,台東的紅肉李做成蜜餞更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。關鍵是要把握「熟透再吃、適量就好」的原則,這樣就不用擔心會「埋死人」啦!
現在網路發達,很多人會上YouTube找水果相關的知識,像是怎麼挑選當季水果、健康食譜等等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看影片學知識時要注意頻道是否專業可靠,別隨便相信來路不明的偏方。有些YouTuber為了流量會誇大效果,反而可能誤導觀眾。建議可以訂閱農委會或營養師的官方頻道,獲取正確的飲食資訊。
「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這句俗諺到底在説什麼?」每次聽到老一輩這樣講,總覺得背後藏著什麼養生智慧。其實這句流傳已久的俗諺,是在告訴我們不同水果的食用禁忌,特別是中醫角度的飲食建議。台灣夏天水果盛產,懂得這些小知識才不會補身不成反傷身啊!
先說「桃養人」,水蜜桃確實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,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,中醫認為它能補氣活血,對女生尤其好。但要注意的是,桃子性溫,吃太多容易上火,喉嚨痛或便秘的人要節制。台灣市場常見的水蜜桃、甜桃都算溫和,每天1-2顆剛剛好。
至於「杏傷人」就有意思了,這裡主要指杏仁。中醫認為苦杏仁有小毒,過量會引起頭暈噁心,但經過加工的甜杏仁就安全多了。台灣人愛喝的杏仁茶其實都用甜杏仁,老一輩說「傷人」是要提醒別亂吃苦杏仁,特別是路邊野生的更不能亂摘來吃。
水果 | 特性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桃子 | 性溫補氣 | 每日1-2顆為宜,上火體質要少吃 |
杏仁 | 苦杏仁有毒 | 必須加工處理,市售杏仁茶可安心飲用 |
李子 | 性寒酸澀 | 空腹不宜,腸胃差者易腹瀉 |
最後「李子樹下埋死人」聽起來嚇人,其實是說李子性寒,空腹吃或吃太多會傷脾胃。台灣常見的紅肉李、黃肉李都偏酸,中醫認為酸味入肝,適量吃能幫助消化,但腸胃敏感的人真的要小心,特別是現在夏天很多人愛吃冰鎮李子,更容易刺激腸胃。老一輩的智慧真的不是隨便說說,這些水果雖然好吃,但還是要根據自己體質適量食用才健康。
為什麼老人家常説『桃養人』?營養師告訴你真相。這句話其實隱藏著台灣人代代相傳的養生智慧,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桃子到底有多營養,連阿公阿嬤都這麼推薦!
先來看看桃子的營養成分表,你就知道它為什麼被叫做「養人果」啦:
營養成分 | 每100克含量 | 對身體的好處 |
---|---|---|
維生素C | 6.6毫克 | 增強免疫力、抗氧化 |
膳食纖維 | 1.5克 | 促進腸道蠕動、幫助消化 |
鉀 | 190毫克 | 調節血壓、維持水分平衡 |
胡蘿蔔素 | 0.3毫克 | 保護眼睛、維持皮膚健康 |
老人家會說「桃養人」不是沒有道理的,因為桃子真的超適合台灣濕熱的天氣!它的水分含量高達88%,吃一顆就能補充水分又解渴。而且桃子屬於低GI水果,血糖不會一下子飆太高,連糖尿病人都可以適量吃。最棒的是它含有豐富的果膠,這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,對常常便秘的老人家特別有用。
你可能不知道,桃子的皮其實比果肉更有營養!雖然很多人會削皮吃,但營養師建議只要把表面的絨毛洗乾淨,連皮一起吃更能攝取到多酚類抗氧化物質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桃子雖然好吃,但一天建議不要超過2顆,因為它的甜度也不低,吃太多反而會造成身體負擔。現在正是台灣水蜜桃的產季,去市場挑幾顆回家,跟著阿公阿嬤的智慧來養生吧!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杏子吃太多真的會傷身嗎?中醫師來解答」。其實杏子雖然營養豐富,但真的不能貪吃喔!台灣中醫師就提醒,杏子性溫偏熱,過量食用可能會讓身體出現燥熱反應,特別是體質偏熱的人更要小心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吃杏子要注意的地方,讓大家可以吃得健康又安心。
首先來看看杏子的營養價值和潛在風險對比:
營養好處 | 過量風險 |
---|---|
富含維生素A、C | 可能導致腹瀉 |
促進腸胃蠕動 | 加重胃酸過多 |
抗氧化成分高 | 牙齒酸蝕風險 |
幫助消化 | 可能引發過敏 |
中醫師特別提到,杏子含有微量氰苷,雖然正常食用不會有問題,但如果一次吃太多(比如超過10顆),或是連核一起咬碎吃,就可能會讓身體不舒服。尤其是有胃潰瘍病史的人,杏子的酸性可能會刺激胃部,建議飯後再吃比較好。另外小朋友和孕婦也要特別注意份量,一天吃個2-3顆就夠了。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杏子跟某些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。像是正在吃抗凝血藥物的人,杏子裡的維生素K可能會影響藥效。還有糖尿病患者也要控制份量,因為杏子的糖分其實不低。中醫師建議,最好把杏子當成點心而不是主食來吃,而且吃的時候要多喝水,幫助身體代謝。
最近天氣熱,很多人喜歡把杏子冰過再吃,但中醫師提醒這樣反而會讓消化功能變差。最好是放在室溫下,等沒那麼冰了再吃。如果發現吃完杏子後有嘴破、口乾舌燥的情況,可能就是吃太多了,可以喝點綠豆湯或是吃些梨子來平衡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