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找房子的朋友一定常聽到「5樓好嗎」這個問題,畢竟在台灣的公寓大樓中,5樓算是個很特別的樓層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5樓的優缺點,還有一些你可能沒想過的小細節。
先說說5樓最實際的優點吧。通常5樓的價格會比低樓層貴一點,但又不像頂樓那麼誇張,算是CP值不錯的選擇。採光通風通常都比低樓層好,而且蚊蟲也比較少。不過缺點也很明顯,像是每天爬樓梯會累死人(尤其買完菜回家的時候),還有就是等電梯的時間可能會讓你懷疑人生。
項目 | 5樓優點 | 5樓缺點 |
---|---|---|
價格 | 比低樓層稍高但合理 | 比頂樓便宜但還是貴 |
生活品質 | 採光好、噪音少 | 爬樓梯累、等電梯久 |
安全性 | 竊盜風險較低 | 火災逃生較困難 |
說到5樓的居住體驗,很多人最在意的就是那個「不上不下」的感覺。不像1-2樓出門超方便,也不像頂樓有露台可以用。但其實5樓有個隱藏版優勢 – 視野剛好可以越過對面的建築,又不會高到讓人腳軟。我家住5樓的朋友就說,晚上看出去的夜景剛剛好,既不會被對面擋住,也不會高到覺得恐怖。
再來講講5樓的風水問題。老一輩常說「4樓不好、5樓剛好」,因為5在傳統文化裡代表平衡(像五行金木水火土)。不過現代年輕人比較不在意這個,反而更關心實際的生活需求。像是我表姊就堅持要買5樓,因為她養貓,覺得這個高度貓咪比較安全,不會像低樓層容易跑出去,也不像高樓層萬一墜樓更危險。
最後提醒想選5樓的朋友,記得要注意大樓的電梯數量和水壓問題。有些老舊公寓只有一部電梯,遇到維修時爬5樓真的會要命。還有就是颱風天要特別檢查窗戶,因為這個高度風壓其實滿強的,我鄰居上次沒關好窗戶,結果雨噴進來把木地板都泡壞了。
「5樓好嗎?台灣租屋族最常問的樓層選擇難題」這個問題,幾乎每個找房子的朋友都會糾結。尤其是沒電梯的公寓,5樓剛好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——爬樓梯有點累,但租金又比低樓層便宜不少。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讓大家頭痛的選擇題,順便分享一些實際住過不同樓層的經驗談。
先說說5樓的優點吧!通常這種頂樓戶採光通風都超棒,夏天開窗就有自然風,晾衣服也乾得快。而且樓上沒住戶,不用擔心半夜被腳步聲吵醒。最重要的是租金真的會比3、4樓便宜個1-2千塊,對預算有限的小資族來說很有吸引力。不過缺點也很明顯,每天爬五層樓真的不是開玩笑的,特別是買完菜或扛網購包裹回家的時候,真的會爬到懷疑人生。
這邊整理個簡單的樓層比較表給大家參考:
樓層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
1-2樓 | 搬東西方便、逃生快 | 潮濕、蚊蟲多、隱私差 | 行動不便者、常搬重物者 |
3-4樓 | 樓層適中、價格合理 | 可能被樓上噪音影響 | 一般上班族、小家庭 |
5樓 | 採光好、租金便宜、安靜 | 爬樓梯累、夏天較熱 | 預算有限、注重隱私的年輕人 |
說到頂樓還有一個隱憂,就是台灣夏天真的熱爆!我朋友住過沒頂加的5樓,他說下午室內溫度可以到35度以上,冷氣費直接多繳一倍。不過現在很多房東會做頂樓防水和隔熱,看屋時記得要特別注意這點。另外老舊公寓的頂樓漏水問題也很常見,簽約前最好挑下雨天去看房,或是直接問清楚最近有沒有做過防水工程。
如果是沒有電梯的老公寓,建議大家實際走一趟樓梯感受一下。有些人覺得每天運動很好,但像我這種下班累得像條狗的人,爬三天就後悔了。還有一個小撇步是觀察樓梯間乾不乾淨,如果連公共空間都維護得很好,通常代表這棟樓的住戶素質不錯,住起來會比較舒服。
為什麼大家都説5樓好?過來人告訴你真實居住體驗
最近在找房子的朋友一定常聽到「5樓CP值超高」這種說法吧?作為一個住過5樓3年的老鳥,今天就來分享真實心得。首先要說的是,5樓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!雖然爬樓梯確實會累,但住久了反而覺得是免費運動,我現在爬5樓都不用休息,體力比住電梯大樓時好太多了。而且5樓的採光和通風真的沒話說,特別是台灣這種潮濕氣候,高一點的樓層衣服晾乾速度直接快一倍。
說到大家最在意的價格,5樓的租金或房價通常比低樓層便宜10-15%,對預算有限的人來說超級友善。我整理了一個簡單比較表:
項目 | 5樓優點 | 5樓缺點 |
---|---|---|
價格 | 比低樓層便宜10-15% | 轉手時買家考量較多 |
生活品質 | 採光通風極佳 | 搬傢俱比較費力 |
便利性 | 強迫運動保持健康 | 買太多東西提回家很累 |
安全性 | 較少蚊蟲和老鼠問題 | 地震時搖晃感較明顯 |
住5樓最爽的就是view真的不一樣!我家的陽台看出去沒有對面大樓擋著,晚上能看到整片星空,這在都市裡根本是奢侈。夏天也比低樓層涼快很多,我實測過同樣天氣下,朋友住2樓要開冷氣的時候,我開電風扇就夠了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如果家裡有長輩或行動不便者,5樓可能就不太適合,我有次腳扭到,爬樓梯真的快瘋掉。另外就是網購要特別注意,有些快遞員看到5樓沒電梯就直接擺管理室,要自己下去拿。
說到噪音問題,5樓剛好是個甜蜜點,既不會像1-2樓直接聽到馬路聲音,也不會像頂樓要擔心樓上腳步聲。我住這裡3年幾乎沒被鄰居吵過,反而之前住3樓的時候,樓上小孩跑步的聲音聽得一清二楚。還有一個隱藏好處是火災逃生比較容易,消防雲梯車通常可以夠到5樓,再往上風險就增加了。
5樓到底好不好?專家分析採光、噪音與房價關鍵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「5樓到底好不好?」,其實這個問題要從幾個面向來看。以台灣常見的公寓大樓來說,5樓剛好卡在中間樓層,不像低樓層容易有蚊蟲問題,也不像高樓層要擔心電梯壞掉爬樓梯累死人。不過具體還是要看採光、噪音跟房價這三個關鍵因素,畢竟買房是大事,每個細節都要考慮清楚。
先講採光部分,5樓的高度通常已經能避開路樹遮擋,白天自然光線充足,但如果是夾在兩棟高樓中間的「筷子樓」,那就要注意下午會不會被隔壁大樓陰影擋住。我朋友住信義區的5樓公寓,夏天下午客廳就超暗,還要開燈才能看電視,這點真的要實地去看房才能確定。
噪音問題也是5樓住戶常遇到的困擾,雖然比1-3樓安靜,但還是聽得到馬路上的機車聲跟垃圾車音樂。特別是那種臨大馬路的社區,5樓剛好是噪音反射的高度,晚上睡覺關窗還是會有嗡嗡聲。不過如果是純住宅區的中庭棟別,5樓反而比高樓層安靜,因為高樓會收到更多風切聲。
最後來看房價差異,5樓在台灣房市中算是「CP值不錯」的選擇。比低樓層每坪貴個2-3萬,但比同棟10樓以上可能便宜10-15%,對預算有限又想住中間樓層的人來說很划算。這邊整理個簡單比較表給大家參考:
樓層 | 採光表現 | 噪音影響 | 房價差異(相比1樓) |
---|---|---|---|
1-3樓 | 較差 | 最吵 | 基準價 |
5樓 | 中等 | 中等 | +5%~8% |
10樓↑ | 最佳 | 較安靜 | +15%~20% |
當然啦,每個建案的狀況都不一樣,像有些新大樓會在5樓做空中花園,那價值就又不同了。建議看房時要特別注意棟距大小,還有是不是剛好對到隔壁棟的廚房或廁所,這些都會影響實際居住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