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坤年到底是幾年?台灣人必知 | 坤年迷因解密!原來這樣算 | 年輕人都在講1坤年是什麼

最近網路上突然流行起「1坤年」這個詞,讓很多人一頭霧水。其實這個說法最早是從對岸傳來的網路梗,指的是兩年半的時間。為什麼是兩年半呢?因為「坤」在易經八卦中代表西南方,對應的數字就是2.5,所以1坤年=2.5年就這麼來的啦!

說到這個時間長度,其實在生活中還蠻常遇到的。像是:

生活情境 大約時間
大學讀完一個系 4年(約1.6坤年)
當兵服役 1年(0.4坤年)
手機合約 2-3年(接近1坤年)
租屋合約 通常1年起跳

現在是2025年7月,如果往前推1坤年(2.5年),就是2023年1月左右。那時候疫情才剛解封沒多久,大家開始恢復正常生活,跟現在比起來真的差很多耶!想當初口罩還要天天戴,現在都已經可以自由自在地出門玩了。

這個詞會紅起來,主要是因為有些網友會用「過了1坤年」來形容感覺很久的事情。比如說「這遊戲我1坤年沒玩了」,聽起來就比說「兩年半」更有梗。而且用八卦的坤來代表時間也蠻有創意的,不愧是鄉民們的智慧啊!

在農民曆裡面,坤卦其實跟土地、母親這些意象有關,代表的是包容和養育。所以有人開玩笑說,熬過1坤年就像被大地之母磨練過一樣,整個人都升級了。像有些行業的學徒制差不多就是這個長度,學成出師剛好歷經1坤年的淬鍊。

1坤年


最近在台灣的社群平台上,「什麼是1坤年?台灣人都在問的網路新詞」這個話題突然爆紅,讓不少網友一頭霧水。其實這個詞是從中國大陸的網路用語演變而來,原本是指藝人蔡徐坤的粉絲用來計算偶像出道時間的單位,後來被網友拿來當作一種誇張的時間計量方式,類似我們常說的「天文數字」概念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說到1坤年的具體定義,其實沒有標準答案,但根據網友們的共識大概可以這樣換算:

時間單位 換算比例 舉例說明
1坤年 ≈2.5年 蔡徐坤從《偶像練習生》出道至今約3坤年
1坤月 ≈75天 說「等我1坤月」其實是要等兩個半月
1坤日 ≈60小時 「消失1坤日」其實是兩天半沒上線

這個詞會紅起來,主要是因為台灣網友發現拿來形容「感覺很久但其實沒那麼久」的事情特別好笑。像是有鄉民在PTT發文說「等女友化妝等了1坤年」,或是抱怨「公司說加薪要等1坤年後」,這種誇張的用法讓大家會心一笑。現在連Dcard上也有很多學生用「報告拖了1坤年才交」來開自己玩笑。

有趣的是,這個詞的用法還在持續演變中。有些年輕族群會把「坤」當成形容詞,像是「這家店排隊人潮超坤的」,意思就是排隊要等超久。還有人創造出「微坤」這種說法,用來形容「比預期久但還可以接受」的等待時間,可見台灣網友對於新詞的創造力真的很有才。

最近網路上瘋傳「1坤年」這個時間單位,讓很多人一頭霧水。1坤年到底多久?原來跟農民曆有關係!其實這個詞是從傳統曆法演變來的,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解釋一下,順便分享幾個農民曆的小知識,讓你看完秒懂這些老祖宗的智慧。

說到「坤年」,要先從八卦中的「坤卦」講起。在農民曆裡,坤代表地支中的「未」,也就是羊年。但現在大家說的「1坤年」其實是指整整兩年的時間,這個說法是從演藝圈流傳出來的,因為藝人蔡徐坤的粉絲常用「等1坤年」來形容漫長的等待。不過有趣的是,這個時間長度剛好跟農民曆的「雙春年」概念不謀而合!


下面整理幾個農民曆常見的時間單位對照表,看完你就知道怎麼換算了:

時間單位 對應天數 常見用途
1坤年 730天 網路流行語
1甲子 60年 命理計算
1旬 10天 農事安排
1節氣 15天 氣候變化

農民曆真的超實用,像我們阿嬤那輩的人,到現在還是會看農民曆決定播種、嫁娶的時間。比如說「雙春年」就是指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,這種年份特別適合結婚,因為有「好事成雙」的寓意。而「閏月」的年份就會多出一個月,這時候老人家都會說要把握時間多做點事,因為「多一個月賺到啦」!

說到這個,不得不提台灣人最愛用的「農民曆擇日」。你知道嗎?就連搬家、剪頭髮這種小事,很多長輩都一定要翻農民曆看好日子。像我媽上次要換冰箱,還特地選了個「宜納財」的日子才肯讓送貨員進門,說是這樣財運才會旺。雖然年輕人可能覺得麻煩,但這些習俗背後其實都有它的道理在啦!

1坤年

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「1坤年」這個詞,為什麼年輕人都在説1坤年?梗的由來解析其實跟中國藝人蔡徐坤有關。這個梗最早是從B站(bilibili)開始流行的,後來在台灣的PTT、Dcard等論壇也掀起討論熱潮。簡單來說,就是網友用「坤年」來調侃蔡徐坤的某些行為或事件,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計時單位,帶點幽默和嘲諷的意味。

要理解這個梗,得先知道蔡徐坤是誰。他是中國的流量明星,因為參加選秀節目《偶像練習生》爆紅,但也因為一些爭議行為(比如「雞你太美」的魔性舞蹈)成為網友惡搞的對象。而「1坤年」最早是指蔡徐坤在節目中說自己「練習時長兩年半」,結果被網友拿來當成時間單位,甚至還發展出一套換算公式:

時間單位 換算比例
1坤年 2.5年
1普通年 0.4坤年

這個梗之所以會紅,主要是因為網友喜歡用誇張的方式來調侃公眾人物,而且「坤年」聽起來就像一個正經的時間單位,但實際上帶有強烈的反諷效果。比如有人會說「我已經等了3坤年」,其實是在暗示等待的時間很長,但又不想直接說出來,這種含蓄的幽默感正是年輕人之間流行的溝通方式。

除了時間單位,網友還發展出各種「坤學」,像是用「坤」來代替某些動詞或形容詞,創造出新的網路用語。這種二次創作的文化,其實反映了年輕人對主流娛樂產業的一種抵抗和消解,用戲謔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這個梗雖然好玩,但也要避免過度攻擊或人身傷害,畢竟網路玩笑還是要有分寸啦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