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烘焙社團看到好多人在討論「風派」,特別是那種蓬鬆綿密的口感真的讓人一吃就上癮。我自己也是從完全不會做甜點開始摸索,到現在每個週末都要烤個派來犒賞自己。風派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介於蛋糕和派皮之間的獨特質地,不像傳統派那麼厚重,吃起來輕盈卻又帶著濃郁的蛋香,難怪會成為下午茶的新寵兒。
說到風派的變化,真的可以玩出超多花樣。光是基底就有分全蛋打發和分蛋打發兩種做法,口感會有些微差異。我自己偏愛分蛋法,雖然步驟多一點,但成品更蓬鬆。內餡部分更是隨心所欲,夏天最受歡迎的當然是草莓風派,酸甜的草莓搭配輕盈的派體,吃起來完全不會膩。冬天則可以換成栗子或南瓜口味,溫暖又療癒。
風派類型 | 適合季節 | 特色餡料 | 難易度 |
---|---|---|---|
草莓戚風 | 春夏季 | 新鮮草莓+卡士達 | ★★★☆☆ |
栗子風派 | 秋冬季 | 糖漬栗子+鮮奶油 | ★★★★☆ |
檸檬風派 | 全年 | 檸檬凝乳+蛋白霜 | ★★☆☆☆ |
巧克力風派 | 全年 | 甘納許+酒漬櫻桃 | ★★★★★ |
做風派最關鍵的就是打發的技巧,蛋白要打到硬性發泡但又不能過頭,不然烤出來會乾乾的。我記得第一次做的時候太緊張,一直盯著打蛋器看,結果打過頭整個派體都塌掉了。後來才學會要觀察蛋白霜的光澤度,拉起時有小尖角就差不多了。烤箱溫度也很重要,通常要用低溫慢烤,這樣才不會表面焦了裡面卻沒熟。
現在很多咖啡廳都把風派當作招牌甜點,價格都不便宜。其實自己在家做成本很低,一顆草莓風派材料費大概200元有找,而且可以依照個人喜好調整甜度。我最常做的版本會減糖30%,搭配無糖鮮奶油吃起來更清爽。有時候朋友來家裡玩,現烤一個風派配手沖咖啡,大家都說比外面賣的還好吃,成就感超大!
最近社群上超多人都在討論「風派甜點是什麼?台灣人最愛的5種風派口味大公開」,其實風派就是那種外皮酥脆、內餡綿密的手工派餅啦!台灣人特別愛這種層次豐富的點心,從傳統市場到文青咖啡廳都能看到它的蹤影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最受歡迎的5種口味,保證讓你看了就想立刻衝去買來吃~
首先要介紹的就是經典不敗的芋頭風派,選用大甲芋頭做成綿密餡料,搭配千層酥皮,咬下去會有淡淡的奶香和芋頭香氣在嘴裡化開,很多長輩都超愛這一味。再來是年輕人最瘋的珍珠奶茶風派,把台灣代表性飲料變成甜點,內餡是阿薩姆奶茶卡士達,上面還會放Q彈的珍珠,吃起來超有驚喜感。
排名 | 風派口味 | 特色描述 | 熱門購買地點 |
---|---|---|---|
1 | 芋頭 | 大甲芋頭內餡,酥皮層次分明 | 傳統市場、老餅舖 |
2 | 珍珠奶茶 | 奶茶卡士達+Q彈珍珠 | 網美咖啡廳、西點店 |
3 | 巧克力流心 | 切開會爆漿的苦甜巧克力 | 百貨公司甜點專櫃 |
4 | 芒果乳酪 | 當季愛文芒果+輕乳酪,夏季限定 | 水果行合作店家 |
5 | 鹹蛋黃肉鬆 | 鹹甜交織,下午茶配茶首選 | 傳統糕餅店、網購平台 |
說到巧克力流心風派,根本是巧克力控的夢幻逸品!用高濃度巧克力做成熔岩內餡,微波加熱10秒後切開,濃郁的巧克力醬會緩緩流出,搭配酥脆派皮真的超級罪惡。夏天限定的芒果乳酪風派也超搶手,選用屏東愛文芒果果肉,搭配輕盈的乳酪餡,酸甜平衡得剛剛好,每年6-8月都要排隊才買得到呢!
最後要推薦的是這幾年爆紅的鹹蛋黃肉鬆風派,把台灣人最愛的鹹蛋黃和肉鬆包進派皮裡,鹹甜鹹甜的滋味超級涮嘴,配上一杯烏龍茶就是完美的下午茶組合。很多傳統糕餅店都開始賣這種創新口味,連年輕人也會特地買來當伴手禮喔!
為什麼風派在台灣下午茶界這麼紅?內行人告訴你
最近走在台北街頭,隨便轉個彎都能看到風派甜點店的招牌,IG上更是被各種風派美照洗版。這種源自法國的甜點到底有什麼魔力,能讓台灣人甘願排隊兩小時就為了一口酥皮?其實啊,風派在台灣爆紅不是沒有原因的,除了拍照好看這個基本盤,更重要的是它完美擊中台灣人的味蕾喜好。
首先,風派的酥皮層次感根本就是為台灣天氣量身訂做。你知道的,台灣濕氣重,很多西式甜點放一下就軟掉,但風派那種千層酥皮就算放涼了還是保持脆度,搭配內餡的濕潤度剛剛好。而且台灣師傅真的很會改良,把原本偏甜的卡士達醬調整成帶點微酸的水果風味,吃起來更清爽不膩口。
風派受歡迎原因 | 台灣在地化調整 |
---|---|
酥皮層次分明 | 調整烘烤時間適應潮濕氣候 |
內餡變化多元 | 加入芒果、荔枝等台灣水果 |
視覺效果吸睛 | 開發迷你尺寸方便拍照分享 |
價格親民 | 推出單人份小風派降低門檻 |
再來就是風派的「儀式感」完全打中年輕族群。從切開酥皮那瞬間的「咔嚓」聲,到內餡緩緩流出的畫面,整個過程根本是IG短影片的完美素材。店家也很懂玩,推出季節限定口味像珍珠奶茶風派、芋頭肉鬆風派,每次出新款都能引發搶購潮。更不用說現在很多咖啡廳把風派做成迷你尺寸,讓大家可以一次嘗到多種口味,這種分享概念完全命中台灣人愛揪團吃下午茶的習慣。
說到口味創新,台灣師傅真的把風派玩出花樣來了。除了經典的香草、巧克力,現在連鹹蛋黃、鐵觀音這些本土元素都變成風派餡料。有些店家甚至研發出鹹甜交織的版本,像是剝皮辣椒起司風派,聽起來很衝突但吃過的人都說意外地搭。這種大膽混搭的創意,讓風派從單純的甜點變成能從午餐吃到宵夜的話題美食。
新手如何在家做出完美風派?超簡單食譜步驟教學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風派到底要點整先至夠鬆脆,其實真係冇想像中咁難!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一個連廚房新手都搞得掂嘅簡易風派食譜,材料全部喺街市都買得到,保證第一次整就成功。記住關鍵就係牛油要夠凍,同埋摺疊嘅時候要有耐性,咁先至會做到層次分明嘅效果。
首先準備以下材料,份量都係以家庭4人份為準:
材料名稱 | 份量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中筋麵粉 | 250g | 最好過篩一次 |
無鹽牛油 | 180g | 要冰凍狀態直接切粒 |
冰水 | 80ml | 加少少鹽調味 |
砂糖 | 15g | 可以按個人口味調整 |
將麵粉同冰凍牛油粒放入大碗,用手指快速將牛油同麵粉搓成砂粒狀,呢個步驟最緊要快,避免牛油融化。然後慢慢倒入冰水,用膠刮刀拌勻成團,千祈唔好搓太耐,見到冇粉粒就可以。將麵團包好保鮮紙,放入雪櫃冷藏至少1個鐘,呢個步驟絕對唔可以偷懶!
冷藏好嘅麵團取出後,用擀麵棍擀成長方形,然後進行第一次三摺。記得每次摺完都要放回雪櫃冷藏15分鐘,總共要重複3次摺疊動作。最後一次摺疊後,將麵團擀成約3mm厚度,就可以放入餡料。我個人最鍾意用蘋果肉桂餡,將蘋果切粒加糖同肉桂粉炒軟,放涼後鋪喺麵皮上,邊緣留2cm空白,再蓋上另一塊麵皮,用叉子壓實邊緣。
入爐前記得用刀喺表面劃幾下透氣,刷上蛋液會令成品更加金黃誘人。預熱烤箱200度,放入中層焗約25分鐘,見到表面金黃色就可以出爐。新鮮出爐嘅風派真係香到成間屋都聞到,切開嘅時候仲會聽到清脆嘅「咔嚓」聲,層次分明嘅派皮入面係熱辣辣嘅蘋果餡,趁熱食真係超級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