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成功如何收復台灣? | 你不知道的鄭成功小故事 | 鄭成功與台灣的歷史連結

鄭成功的故事在台灣可說是家喻戶曉,這位被尊稱為「開台聖王」的民族英雄,一生充滿傳奇色彩。1624年出生於日本平戶,父親是海盜出身的鄭芝龍,母親則是日本武士之女田川松,這樣特殊的成長背景,造就了他堅毅不撓的性格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讓荷蘭人聞風喪膽的軍事奇才,如何改變台灣的歷史軌跡。

鄭成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莫過於1661年率領兩萬五千大軍渡海來台,經過九個月的圍攻,最終在1662年迫使荷蘭東印度公司投降,結束荷蘭人對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。這場戰役中,鄭軍採用了「圍城打援」的戰略,切斷荷蘭人的糧食補給,同時在熱蘭遮城四周築起土牆,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。有趣的是,當時荷蘭總督揆一在投降書中特別註明「不得傷害婦孺」,可見鄭成功雖然作風強硬,但也相當重視人道精神。

鄭成功生平重要事件 時間 地點
出生 1624年 日本平戶
南京之役 1659年 中國南京
攻台之役 1661-1662年 台灣台南
逝世 1662年 台灣台南

除了軍事成就,鄭成功在台灣的建設也影響深遠。他將荷蘭人建立的普羅民遮城改為「承天府」,作為行政中心,並設立天興、萬年二縣,這是台灣歷史上首次出現的漢人行政體系。為了穩定軍心,他推行「屯田制」,讓士兵在駐地開墾荒地,這項政策不僅解決糧食問題,更促進漢人移民在台灣的扎根發展。據說他還特別重視教育,在當時物資匱乏的情況下,仍堅持設立學校,培養人才。

鄭成功的治台時間雖然只有短短一年多,但他建立的制度為後來的鄭氏王朝奠定基礎。1662年6月23日,這位年僅39歲的英雄因病逝世,民間傳說他臨終前「面東而坐,望海長嘆」,顯見其壯志未酬的遺憾。時至今日,全台各地仍有上百間供奉鄭成功的廟宇,每年農曆4月29日的鄭成功誕辰,更是信眾們重要的祭典日。從這些民間信仰可以看出,台灣人對這位開台先驅的崇敬之情,早已超越單純的歷史評價,成為文化記憶的一部分。

鄭成功的故事


鄭成功是誰?台灣人一定要知道的民族英雄故事

講到台灣歷史,鄭成功絕對是個不能不提的重要人物。這位被尊稱為「開台聖王」的民族英雄,其實是明朝末年一位超級熱血的將領。他老爸鄭芝龍本來是海盜頭子,後來變成明朝官員,媽媽是日本人,所以鄭成功根本就是個混血兒啊!但他最厲害的地方,就是把荷蘭人從台灣趕走,讓台灣成為漢人開發的重要基地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鄭成功最威風的事蹟就是在1661年率領2萬5千大軍攻打荷蘭人佔領的熱蘭遮城(現在的安平古堡)。當時荷蘭人仗著船堅砲利,根本沒在怕的,但鄭成功超有guts,硬是圍城9個月,最後讓荷蘭總督揆一投降簽約。這段歷史超精彩,根本比八點檔還刺激!

鄭成功小檔案 內容
本名 鄭森
出生 1624年(日本平戶)
別稱 國姓爺、延平郡王
重要事蹟 驅逐荷蘭人、建立明鄭政權
紀念地點 台南延平郡王祠、鄭成功文物館

其實鄭成功來台灣不只是打仗而已,他還帶來超多漢人移民跟先進的農耕技術。那時候台灣很多地方都還是荒地,鄭成功派人到處開墾,教原住民種田,讓台灣開始有系統地發展起來。可惜他38歲就過世了,不然台灣可能會變得更不一樣。現在台南還有很多跟鄭成功有關的古蹟,像是赤崁樓、安平古堡,去玩的時候真的會感受到那段歷史的溫度。

講到鄭成功的個性,他真的超級硬頸!明明可以跟清朝和談過爽日子,但他堅持要反清復明,就算後來退守台灣也死不投降。這種打死不退的精神,難怪會被當成民族英雄。而且他治理台灣的時候,對原住民也很尊重,不像荷蘭人那樣壓榨,這在當時真的很難得。現在想想,如果沒有鄭成功,台灣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。

鄭成功何時來台灣?帶你回顧那段關鍵歷史時刻

講到台灣歷史,鄭成功絕對係一個重要人物。佢喺1661年4月30日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,經過澎湖後喺5月2日正式登陸台南鹿耳門,開啟咗台灣歷史新篇章。當時嘅台灣仲係荷蘭東印度公司嘅殖民地,鄭成功嘅到來改變咗呢個局面。佢帶嚟嘅唔單止係軍事力量,仲有大批福建移民同閩南文化,對台灣社會發展影響深遠。


鄭成功攻台嘅過程其實幾戲劇性。佢利用農曆三月大潮嘅時機,成功將戰艦駛入鹿耳門水道,呢個係荷蘭人完全冇預料到嘅路線。圍攻熱蘭遮城(今安平古堡)長達九個月,最終喺1662年2月1日迫使荷蘭總督揀一投降。呢段歷史有幾個關鍵時間點值得記住:

重要事件 日期
鄭軍從金門出發 1661年4月30日
登陸鹿耳門 1661年5月2日
攻佔普羅民遮城 1661年5月4日
熱蘭遮城投降 1662年2月1日

鄭成功喺台灣雖然只停留咗短短14個月(1661-1662),但佢建立嘅明鄭政權統治台灣長達21年。佢將台灣命名為「東都」,設立承天府同天興、萬年二縣,開始有系統地開發台灣。特別係推行「屯田制」,鼓勵軍隊開墾荒地,解決糧食問題之餘,仲奠定咗台灣農業發展嘅基礎。呢段時期大量漢人移民來台,改變咗台灣原本以原住民為主嘅人口結構。

而家台南仲保留唔少同鄭成功有關嘅古蹟,好似延平郡王祠、赤崁樓、安平古堡等等。每逢農曆4月29日鄭成功誕辰,台灣各地都會有紀念活動。雖然歷史評價見仁見智,但無可否認鄭成功對台灣嘅影響真係好深遠,從語言、信仰到飲食文化,處處都可以見到當年嘅影子。

鄭成功的故事

鄭成功如何收復台灣?詳細解析當年戰術與策略,這個問題要從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統治說起。當時台灣被荷蘭人佔領38年,鄭成功為了反清復明,決定先拿下台灣作為根據地。他可不是隨便打打,而是經過縝密規劃,連天氣、潮汐都算得清清楚楚,最後只用9個月就讓荷蘭人投降,這仗打得超精彩!

鄭成功的戰術核心是「以多打少」跟「切斷補給」。他帶了2萬5千大軍、400艘戰艦,在1661年4月30日趁漲潮從鹿耳門突襲。這裡荷蘭人防守最弱,因為他們覺得航道太淺大船進不來,沒想到鄭成功早就摸透地形,硬是讓艦隊衝進去包圍普羅民遮城(今赤崁樓)。更狠的是他派人去屯田種糧食,自己養活軍隊,讓荷蘭人想靠「拖時間」等援軍的計畫完全破功。

關鍵戰役 鄭成功策略 荷蘭應對 結果
鹿耳門登陸 利用大潮突襲薄弱點 緊急調動火砲反擊 成功建立灘頭堡
普羅民遮城圍攻 切斷水源+心理戰 試圖談判拖延時間 荷蘭守軍4天後投降
熱蘭遮城包圍 長期圍困+海上封鎖 等待巴達維亞援軍 援軍戰敗後投降

打到後來荷蘭人真的撐不住,他們從印尼派來的援軍在海上被鄭家軍打得落花流水,最後一任長官揆一在1662年2月1日簽投降書。整場戰役鄭成功最厲害的就是把荷蘭人的弱點摸透透,像他們兵力分散、補給線太長,而且當地漢人早就受不了荷蘭統治,鄭軍一來馬上帶路幫忙,這才是真正的「在地化作戰」啊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