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一烏飛:韓國獨立音樂傳奇故事 | 015B音樂之旅:從地下到主流 | 空一烏飛經典歌曲回憶殺

空一烏飛:韓國獨立音樂傳奇故事 | 015B音樂之旅:從地下到主流 | 空一烏飛經典歌曲回憶殺

最近在整理老歌播放清單時,突然聽到「空一烏飛」這組傳奇組合的旋律,那種90年代特有的溫暖編曲瞬間把人拉回學生時代。雖然年輕一輩可能不太熟悉這個名字,但他們可是韓國獨立音樂圈的超級OG,連現在當紅的音樂人都常說受到他們的影響。

說到「空一烏飛」的經典作品,不得不提他們那種把都市感與感性完美融合的風格。像是〈아주 오래된 연인들〉這首歌,用簡單的鋼琴旋律配上真摯的歌詞,把長久戀人間的微妙情緒刻畫得入木三分。他們的音樂有種魔力,明明是在講韓國的故事,台灣人聽起來卻特別有共鳴。

歌曲名稱 發行年份 特色
아주 오래된 연인들 1991 抒情鋼琴旋律搭配敘事性歌詞
이젠 안녕 1995 輕快的節奏中帶著離別的惆悵
Santafe 1992 融合拉丁風格的實驗性作品

記得第一次在唱片行挖到他們的專輯時,完全被那種不同於主流K-pop的氣質吸引。沒有華麗的舞蹈,也沒有刻意討好的旋律,就是很純粹地用音樂說故事。特別喜歡他們在編曲上的小心思,常常藏著一些讓人驚喜的樂器搭配,像是手風琴或口琴的音色突然出現,讓整首歌多了層次感。

現在偶爾在咖啡廳或文青小店聽到他們的歌,還是會忍不住停下來聽完。雖然已經是30年前的作品,但那種真誠的音樂態度完全不會過時。最近發現Spotify上居然有他們的完整專輯,立刻加入我的深夜工作播放清單,每次聽到那些熟悉的旋律,就會想起第一次被他們音樂打動的瞬間。

空一烏飛

空一烏飛是誰?這個韓國樂團你聽過嗎?最近在韓國獨立音樂圈竄紅的「空一烏飛」(공일오비),靠著迷幻復古的曲風和超現實的MV視覺,吸引了不少台灣樂迷的注意。他們的名字其實是韓文「공기 중에 떠다니는 일오비」(漂浮在空中的15V)的縮寫,這種帶著電氣感的團名,完全反映了他們音樂中那種微醺又帶點科幻的獨特氛圍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這個五人樂團成立於2023年,雖然資歷不深,但已經在弘大地下音樂場景累積死忠粉絲。他們的音樂混合了city pop、synthwave和dream pop元素,主唱帶著鼻音的慵懶唱腔配上電子合成器的音色,聽起來就像在首爾深夜的霓虹燈下喝著燒酒的感覺。特別推薦他們的出道單曲〈午夜電台〉,前奏一下就能讓你掉進他們的音樂世界。

成員 擔當 特色
金敏書 主唱/合成器 招牌慵懶鼻音,愛穿oversize外套
李在勳 貝斯 復古funk線條大師
朴秀彬 鼓機程式設計 擅長營造迷幻節奏
崔允貞 視覺總監 MV裡那些詭異動畫都她做的
鄭浩 現場VJ 演出時負責製造沉浸式投影

最近他們在台灣的討論度突然升高,主要是因為有樂迷發現他們的〈塑料花〉MV裡,竟然出現了台灣檳榔攤和廟口燈籠的畫面,讓不少台灣歌迷覺得超親切。雖然歌詞全程韓文,但那種都市疏離感卻意外地戳中很多台灣年輕人的心。他們的音樂很適合半夜睡不著的時候聽,特別是當你躺在床上滑手機,看著天花板發呆的那種時刻。

如果你喜歡韓國獨立樂團如SE SO NEON或HYUKOH那種調調,空一烏飛絕對值得加入你的播放清單。他們現在雖然還沒有來台灣演出的計畫,但已經有不少樂迷在社群媒體上敲碗,希望哪天能在Legacy或是The Wall看到他們的現場表演。畢竟這種帶著復古未來感的音樂,在live house裡聽應該會更對味吧!

最近台灣獨立音樂圈掀起一股「空一烏飛」熱潮,為什麼空一烏飛在台灣小眾樂迷間這麼紅?這支來自台中的三人樂團,用他們獨特的迷幻民謠曲風,搭配台語詩般的歌詞,精準擊中文青們的喜好。他們的音樂有種說不上來的魔力,像是把台灣的鄉愁和現代人的孤獨感,都泡在一杯微苦的咖啡裡,讓人越聽越上癮。

空一烏飛的走紅絕非偶然,從他們的現場演出就能感受到滿滿的誠意。主唱阿凱的嗓音帶著一種粗糙的溫柔,吉他手小黑的編曲層次豐富,鼓手阿明的節奏總是恰到好處。三人默契十足的表演,讓每場livehouse都像是一場小型儀式,樂迷們跟著旋律輕輕搖擺,時不時還能聽見台下有人跟著唱和。這種親密感,正是大牌演唱會給不了的體驗。

空一烏飛特色 樂迷喜愛原因
台語迷幻民謠 既有本土味又不落俗套
詩意歌詞 引發共鳴又耐人尋味
小型livehouse演出 近距離感受音樂溫度
獨立製作 保持創作純粹性

仔細聽他們的專輯,會發現每首歌都藏著台灣的生活片段。《夜市》寫的是深夜獨自吃宵夜的寂寞,《雨季》則描繪梅雨季節的潮濕心事。這些題材看似平凡,卻因為空一烏飛的詮釋而顯得特別。他們不刻意追求華麗的技巧,反而用最質樸的方式,唱出這個世代台灣年輕人共同的情感。這種真實感,或許就是他們能在短時間內累積大量死忠粉絲的關鍵。

音樂平台上的數據也說明了一切,空一烏飛的歌曲在StreetVoice和KKBOX的獨立音樂榜單上長期佔據前段班。更驚人的是,他們幾乎沒花錢做宣傳,全靠樂迷口耳相傳。從大學社團到文青咖啡廳,處處都能聽到有人在討論他們的音樂。這種有機的成長方式,反而讓他們的走紅顯得更加難能可貴。

空一烏飛

何時開始關注空一烏飛的音樂最對味?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,但以我這幾年追他們作品的經驗來說,從他們第二張專輯《夜光航線》開始入坑,剛好能完整感受他們從實驗性到成熟的轉變。那時候的編曲已經有鮮明的「空一烏飛」風格,電子音效混搭台灣在地聲響,像把廟會鑼鼓聲採樣進〈霓虹鯨魚〉這首歌裡,第一次聽真的會起雞皮疙瘩。

要說他們音樂最迷人的地方,絕對是那種「既熟悉又陌生」的衝突感。主唱阿凱的咬字明明就是台灣巷口少年仔的腔調,卻能唱出像〈塑膠花〉這種探討科技異化的歌詞。我整理了幾首個人私心推薦的入門曲目,適合不同情境聆聽:

情境 推薦曲目 特色
深夜獨處 〈凌晨三點的便利商店〉 合成器音色像冰塊碰撞般清脆
通勤塞車 〈地下道彩虹〉 節奏感強烈卻不吵雜
雨天放空 〈水漬漫遊〉 環境音取樣台北街頭真實雨聲

最近他們在Legacy的現場演出更是驚艷,把〈二手星空〉原本的迷幻曲風改編成雷鬼版本,台下觀眾跟著節奏搖擺的畫面,完全展現台灣獨立音樂那種隨性又充滿生命力的特質。其實從他們早期在StreetVoice發表的Demo就能聽出潛力,只是當時編曲還比較青澀,現在回頭聽反而有種挖到寶藏的驚喜感。

說到歌詞創作,他們很擅長把台灣日常寫進歌裡。像〈陽台植物觀察日記〉根本是都市租屋族的共同心聲,那句「我們都像多肉植物/用最少的愛活著」簡直神來之筆。最近新專輯更把取景範圍擴大到整個亞洲城市,香港茶餐廳的杯盤聲、東京地鐵廣播都成了音樂元素,這種「接地氣」的國際化路線真的很對台灣年輕人的胃口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