琵琶魚種類大公開!養魚新手必看 | 這些琵琶魚你認得幾種? | 台灣常見琵琶魚圖鑑

認識琵琶魚的多元世界

說到琵琶魚種類,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豐富許多呢!這種在水族界被暱稱為「垃圾魚」的生物,其實有超過100種不同的品種,每種都有獨特的外型和習性。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認識這些水族箱裡的清潔小幫手吧!

常見琵琶魚品種介紹

在台灣水族市場上,最常見的琵琶魚大概就屬「豹紋琵琶鼠」和「皇冠琵琶鼠」了。豹紋琵琶鼠身上佈滿深褐色斑點,看起來就像小豹子一樣可愛;而皇冠琵琶鼠則以頭部突出的骨板聞名,看起來就像戴著皇冠呢!這兩種都是新手入門的好選擇,適應力強又好照顧。

品種名稱 最大體長 特徵描述 適合水溫
豹紋琵琶鼠 15-20cm 全身佈滿豹紋斑點 22-28°C
皇冠琵琶鼠 25-30cm 頭部有明顯骨板突起 24-30°C
黃金琵琶鼠 10-12cm 全身金黃色,體型較小 22-26°C
紅尾琵琶鼠 35-40cm 尾鰭呈現鮮豔的紅色 26-30°C

琵琶魚的特殊習性

這些小傢伙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它們的「吸盤嘴」了!這個特殊的嘴巴構造讓它們可以牢牢吸附在缸壁或沉木上,一邊移動一邊刮食藻類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雖然它們會吃藻類,但光靠這個是不夠的,還是要記得餵食專門的沉底飼料。有些品種像是紅尾琵琶鼠,長大後體型會變得相當可觀,飼養前一定要考慮清楚缸子大小夠不夠喔!

說到繁殖,琵琶魚可是相當特別的。它們會把卵產在洞穴或管狀物中,由雄魚負責守護。剛孵化的幼魚會帶著一個大大的卵黃囊,看起來超級可愛。不過要成功繁殖可不容易,需要模擬雨季的水流變化才能誘導它們產卵呢!

琵琶魚種類


琵琶魚到底有幾種?常見品種一次看

講到琵琶魚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那種長得扁扁、嘴巴超大的深海怪魚吧?其實琵琶魚這個稱呼在台灣水族界涵蓋的範圍可廣了,從淡水到海水、從常見到稀有都有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市面上比較容易遇到的幾種琵琶魚,讓喜歡養魚的朋友們可以更了解這些有趣的傢伙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要分清楚的是,我們常說的「琵琶魚」其實包含了好幾個不同科的魚類。像是鼠魚科的琵琶鼠(也就是大家說的清道夫)、鯰科的皇冠琵琶,還有正港的深海琵琶魚(鮟鱇魚)。每種的生活習性和外型都差很多,價格也從幾十塊到上萬元都有,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啊!

常見名稱 學名分類 體長範圍 棲息環境 特殊習性
琵琶鼠(清道夫) 甲鯰科 15-30cm 淡水 會吸食缸壁藻類
皇冠琵琶 鯰科 20-40cm 淡水 夜行性、喜歡躲藏
斑馬琵琶 甲鯰科 10-15cm 淡水 體側有明顯條紋
深海琵琶魚 鮟鱇目 10-100cm 深海 頭部有發光器誘捕獵物
金琵琶 甲鯰科變異種 12-18cm 淡水 體色呈現金黃色

淡水琵琶魚在水族館最常見的就是琵琶鼠了,這種魚因為會吃藻類,很多人買來當「魚缸清潔工」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牠們長大後食量驚人,如果缸裡藻類不夠吃,可能會去吸其他魚的體表黏膜,反而造成傷害。皇冠琵琶則是比較高單價的品種,那霸氣的頭型和特殊的斑紋讓很多玩家愛不釋手,不過牠們需要較大的活動空間和躲藏處。

說到深海琵琶魚就更有趣了,這種長相奇特的魚類在台灣沿海偶爾會被漁民捕獲。雌魚頭頂那根會發光的「釣竿」其實是特化的背鰭,用來吸引小魚自投羅網。最特別的是有些種類的雄魚會直接寄生在雌魚身上,變成雌魚的「附屬品」,這種奇葩的繁殖方式在自然界可是相當罕見的。

為什麼琵琶魚會被叫垃圾魚?原來是這樣來的

大家在水族館或夜市撈魚攤位常看到一種長相特別的魚,扁扁的身體加上大大的嘴巴,沒錯就是琵琶魚啦!不過為什麼這種魚會被叫做「垃圾魚」呢?其實這跟牠們的生活習性有超大關係。琵琶魚是底棲性魚類,最愛躲在魚缸底部吃殘餌和藻類,根本就是魚缸裡的天然清道夫,因為專門處理其他魚不吃的「垃圾」,所以才被取了這個超直白的綽號。


這種魚的正式學名其實是「下口鯰」,屬於異型魚的一種。牠們的嘴巴長在身體下方,吸盤狀的嘴部結構讓牠們可以牢牢吸附在缸壁或石頭上。除了吃殘餌外,琵琶魚還會用牠們的特殊嘴巴刮食附著在缸壁上的藻類,根本就是魚缸清潔小幫手。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,雖然牠們很會吃,但也不能完全靠牠們來維持魚缸清潔喔!

琵琶魚小檔案 說明
正式學名 下口鯰
別名 垃圾魚、清道夫魚
原產地 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
最大體長 可達50公分
食性 雜食性,偏愛藻類和殘餌
特殊技能 吸盤嘴可以清潔缸壁

養過琵琶魚的人都知道,牠們其實是超級認真的清潔工。白天常常一動不動地貼在魚缸玻璃上,到了晚上才開始活躍起來到處覓食。雖然長相不是特別討喜,但牠們默默工作的樣子其實還蠻可愛的。不過要提醒想養的人,這種魚長大後體型會變得很大,而且有些種類的琵琶魚會分泌黏液,可能會影響水質,所以在決定飼養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課。

琵琶魚種類

新手養琵琶魚該注意什麼?飼養秘訣大公開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新手養琵琶魚該注意什麼?飼養秘訣大公開」,這隻長得像掃把的魚其實超好養的啦!不過要讓牠們活得健康快樂,還是有幾個重點要注意。今天就來分享我的經驗,讓第一次養琵琶魚的朋友少走點冤枉路~

琵琶魚最怕水質突然變化,所以換水時要特別小心。建議每週換1/3的水,新水要先靜置一天去除氯氣,水溫也要跟魚缸一致。我自己的做法是用滴流換水法,慢慢加入新水,這樣魚才不會被嚇到。記得買支好用的水質測試劑,氨和亞硝酸鹽一定要保持在0ppm,硝酸鹽最好低於20ppm。

餵食方面,琵琶魚是雜食性的,但牠們特別愛吃藻類。可以準備沉底飼料、冷凍紅蟲,還有一定要放些欖仁葉或沉木讓牠們啃。我家的琵琶魚超愛啃沉木上的藻類,根本是天然牙刷!餵食量要控制,一天1-2次,每次的量要在5分鐘內吃完為準,吃不完的要馬上撈掉。

魚缸布置也很重要,琵琶魚喜歡有躲藏處的環境。可以用這些材料來布置:

必備物品 建議規格 注意事項
魚缸 至少60公升 越大越好,水質更穩定
過濾器 外掛或圓筒過濾 水流不要太強
加熱棒 恆溫26-28度 溫差不能超過2度
底砂 細砂或黑土 避免尖銳材質傷到魚鰭
躲藏物 沉木、竹炭筒、岩板 提供安全感

最後提醒一下,琵琶魚雖然溫馴,但還是有地域性。如果缸子不夠大,建議只養一隻,不然牠們會打架。我曾經同時養兩隻,結果小的那隻一直被追著跑,後來只好分開養。觀察魚的行為很重要,如果發現有魚一直躲著不吃東西,可能就是被欺負了,要趕快處理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