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常見水龜種類大集合,養龜新手必看指南
說到水龜種類,台灣其實有不少適合飼養的品種,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飼養需求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在台灣水族館常見的水龜,讓想養龜的朋友可以更了解這些可愛的小傢伙。
首先是最受歡迎的巴西龜,這種龜超級好養,價格又親民,是很多人的入門首選。牠們背甲上的紅斑是最大特色,成體大概可以長到20-30公分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巴西龜很會吃也很會拉,水質管理要特別注意。另外地圖龜也是熱門選擇,背甲上的紋路真的像地圖一樣特別,個性比較害羞,需要時間適應環境。
水龜種類 | 成體大小 | 溫度需求 | 飼養難度 |
---|---|---|---|
巴西龜 | 20-30cm | 24-28°C | ★★☆☆☆ |
地圖龜 | 15-25cm | 22-26°C | ★★★☆☆ |
甜甜圈龜 | 15-20cm | 24-28°C | ★★★☆☆ |
麝香龜 | 8-12cm | 22-26°C | ★★★★☆ |
再來是體型比較小的麝香龜,成體大概只有8-12公分,很適合空間有限的飼主。不過這種龜比較膽小,剛開始飼養時可能會一直躲著不出來。甜甜圈龜則是背甲上有漂亮的圈圈花紋,個性活潑好動,需要比較大的活動空間。這些水龜都需要設置曬背區,因為牠們都需要上岸曬太陽來幫助消化和吸收鈣質。
說到特殊品種,豬鼻龜算是比較特別的一種,牠們完全生活在水裡,連曬太陽都在水中進行。這種龜的鼻子真的像豬鼻子一樣突出,看起來超級可愛。不過豬鼻龜對水質要求很高,需要強大的過濾系統,建議有經驗的飼主再挑戰。另外鱷龜雖然看起來很酷,但其實攻擊性很強,不建議新手飼養,而且成體可以長到很大隻,需要很大的空間。
飼養水龜最重要的就是水質管理和溫度控制,不同種類的水龜對水溫的要求都不太一樣。像巴西龜比較耐熱,但麝香龜就喜歡稍微涼一點的水溫。建議大家在決定養哪種水龜之前,一定要先做好功課,了解牠們的習性和需求,這樣才能讓這些小傢伙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台灣常見水龜種類有哪些?新手必看飼養指南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養水龜的事情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台灣最常見的幾種水龜,還有新手飼養要注意的眉角。台灣因為氣候溫暖,其實蠻適合養水龜的,但每種龜的習性和需求都不太一樣,選對種類真的很重要!
先來看看這幾種在台灣水族館最常看到的品種:
水龜種類 | 成體大小 | 溫度需求 | 性格特點 | 飼養難度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巴西龜 | 15-25cm | 22-28°C | 活潑好動 | ★★☆☆☆ |
斑龜 | 20-30cm | 24-30°C | 溫和膽小 | ★★★☆☆ |
地圖龜 | 10-15cm | 22-26°C | 好奇心強 | ★★★★☆ |
豬鼻龜 | 40-50cm | 26-30°C | 游泳高手 | ★★★★★ |
巴西龜絕對是新手入門首選,價格親民又好養,但要注意牠們長大後會比較兇,不建議混養。斑龜是台灣原生種,適應力強,但需要比較大的活動空間。地圖龜雖然體型小,但對水質要求高,不適合完全沒經驗的新手。豬鼻龜長大後體型驚人,需要超大水箱,建議有經驗再考慮。
養水龜最重要的就是環境佈置啦!水族箱至少要讓龜龜能完全轉身,水深建議是背甲高度的1.5-2倍。一定要有上岸區讓牠們曬太陽,UVB燈和加溫燈是必備設備。餵食方面,幼龜可以天天餵,成龜2-3天一次就好,記得要搭配蔬菜水果,不能只吃飼料喔!水質維護也很關鍵,每週至少要換1/3的水,過濾器不能省,不然龜龜很容易得皮膚病。
特別提醒想養斑龜的朋友,雖然是台灣原生種,但現在野外數量越來越少,建議選擇人工繁殖的個體。買龜的時候要注意眼睛有沒有神、殼是否完整,活動力好的才是健康個體。剛帶回家的龜龜要先靜養幾天再開始餵食,環境變化太大容易緊迫。
為什麼巴西龜是最多人養的水龜品種?這問題其實跟牠們的超強適應力有關!
說到養水龜,台灣的寵物店裡十隻大概有八隻是巴西龜,這種紅耳龜根本就是水龜界的「國民寵物」啦!牠們之所以這麼受歡迎,最主要就是好養到不行。新手第一次養龜,老闆十之八九都會推薦巴西龜,因為牠們對環境要求不高,就算你偶爾忘記換水或餵食,牠們還是能活得好好的,這種「打不死的小強」精神根本就是懶人飼主的救星啊!
而且巴西龜的價格超級親民,跟其他水龜比起來簡直是白菜價。你去水族街逛一圈就會發現,其他品種動輒上千元,但巴西龜幼體通常兩三百塊就能帶回家,這種CP值難怪大家都愛。不過要提醒一下,雖然牠們便宜又好養,但成體可以長到20-30公分,很多人小時候買來養,長大後發現家裡沒空間就隨便放生,這可是會造成生態問題的喔!
巴西龜優勢 | 其他水龜比較 |
---|---|
價格便宜(200-500元) | 其他品種通常1000元起跳 |
適應力強,不易生病 | 需要較嚴格的水質控制 |
雜食性,飼料選擇多 | 部分品種有特殊飲食需求 |
幼體體型小(約5cm) | 有些品種幼體就較大 |
養巴西龜最棒的一點就是牠們超級「隨和」,給什麼吃什麼。從專用龜飼料、蔬菜水果到活體小魚蝦,牠們都來者不拒。我朋友家的巴西龜連吃剩的飯粒都搶著吃,根本就是水中的清道夫!不過要注意別餵太多肉類,否則容易造成殼變形。水溫方面保持在22-28度就很適合,冬天記得加個加溫棒,夏天則要注意避免陽光直射導致水溫過高。
說到互動性,巴西龜雖然不像狗貓那麼親人,但養久了其實很有靈性。我認識的龜友裡,有人家的巴西龜會追著手指要食物,甚至會認主人。特別是餵食時間一到,牠們就會很激動地在水裡游來游去,那種期待的樣子真的超可愛的!不過要提醒想養的人,雖然牠們壽命可以長達20-30年,但千萬別因為一時覺得可愛就衝動飼養,這可是長達數十年的責任呢。
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實用的知識點:如何分辨斑龜與柴棺龜?台灣原生種辨識技巧。這兩種都是台灣常見的原生龜類,但因為長得實在太像了,常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。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特徵,下次在野外或是水族館看到時,你也能一秒辨認出來喔!
首先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背甲形狀啦!斑龜的背甲比較扁平,邊緣看起來比較圓潤,整體輪廓像個橢圓形;而柴棺龜的背甲則是明顯隆起,特別是幼龜時期會更明顯,看起來就像一個小拱橋,這也是牠們被叫做”柴棺”的原因,因為形狀很像古早的棺材蓋。
再來我們看頭部花紋,這個辨識度也很高。斑龜的頭部會有明顯的黃色條紋,尤其是眼睛後方會有一條特別粗的黃線,看起來就像畫了眼線一樣;柴棺龜的頭部花紋就比較細碎,通常是很多細小的黃色斑點或短紋,整體看起來比較”花俏”。
最後一個重點是腹甲顏色,把烏龜翻過來看(當然要溫柔一點啦!)斑龜的腹甲是黃色帶黑斑,而且斑點通常比較大塊;柴棺龜的腹甲則是偏橘紅色,黑斑比較小而且密集,看起來像灑了芝麻一樣。
幫大家整理成表格更清楚:
特徵 | 斑龜 | 柴棺龜 |
---|---|---|
背甲形狀 | 扁平,邊緣圓潤 | 明顯隆起,像拱橋 |
頭部花紋 | 粗黃條紋(眼後明顯) | 細碎黃斑點 |
腹甲顏色 | 黃底+大黑斑 | 橘紅底+密集小黑斑 |
另外補充一個小知識,兩種龜的棲息環境也不太一樣。斑龜比較喜歡流速慢的河流或池塘,常常可以看到牠們在曬太陽;柴棺龜則偏好流速快一點的溪流,而且比較害羞,不太會像斑龜那樣大剌剌地曬日光浴。所以如果你在湍急的溪流裡看到烏龜,那很可能是柴棺龜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