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的顏色奧秘:從海洋到日常的繽紛世界
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水的顏色可以這麼多變?從湛藍的海水到翠綠的湖泊,甚至家裡水杯中的透明液體,水其實是個超會變色的魔術師呢!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有趣的現象。
水的顏色從哪來?
水的顏色主要受到三個因素影響:
因素 | 說明 | 例子 |
---|---|---|
光線折射 | 水分子會散射光線,尤其是藍色波長 | 大海看起來是藍色的原因 |
懸浮物質 | 水中微粒會改變光線穿透效果 | 混濁的河水呈現黃褐色 |
溶解物質 | 化學成分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 | 礦泉水有時略帶淡綠色 |
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海水啦!大家常說「蔚藍海岸」,但其實海水本來是無色的,是因為陽光中的藍色光波被水分子散射,加上反射天空的顏色,才讓我們看到那片迷人的藍。而在某些海域,因為浮游生物或礦物質含量高,還會出現翡翠綠甚至粉紅色的特殊景觀呢!
日常生活中的水顏色
我們每天接觸的水也藏著不少顏色秘密。像是家裡的自來水,仔細看可能會發現微微的淡藍色調,這是因為水層較厚時會顯現出水的本色。而泡茶時,茶水會從透明變成琥珀色,則是茶葉中的成分溶解在水中的結果。更別說現在超夯的蝶豆花茶,只要加點檸檬汁就能從藍色變成紫色,根本是天然的酸鹼指示劑嘛!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台灣人最愛的手搖飲。那些繽紛的飲料顏色,很多都是靠食材本身的天然色素。像是火龍果的艷紅、芒果的亮黃、或是抹茶的深綠,都是水溶解了這些水果蔬菜的色素分子後呈現的效果。下次喝飲料時,不妨觀察一下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麼來的喔!
為什麼海水在不同地方顏色不一樣?原來跟這些因素有關
每次去海邊玩,你有沒有發現台灣各地的海水顏色都不太一樣?墾丁的海水是清澈的藍綠色,花蓮外海是深藍色,西部沿海有時候看起來偏黃褐色。其實海水顏色會變化,跟很多自然因素有關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有趣的現象。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海水的深度啦!淺海區因為陽光可以直射到底,海水看起來會比較清澈透亮,像是小琉球附近就是典型的例子。深海區因為光線被吸收得多,就會呈現深邃的藍色。另外海底的底質也很重要,如果是珊瑚礁或白沙底,海水就會顯得特別清澈;如果是泥質海底,海水就容易看起來混濁。
再來就是海水裡的浮游生物和懸浮物了。當海水中有大量浮游植物(像是藻類)時,海水會呈現綠色甚至紅色,這種現象在春季特別常見。而河流帶入的泥沙會讓近岸海水變成黃褐色,像是淡水河口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影響因素 | 顏色變化 | 台灣例子 |
---|---|---|
水深 | 淺水區清澈,深水區深藍 | 墾丁vs.花蓮外海 |
海底底質 | 珊瑚礁區清澈,泥質區混濁 | 小琉球vs.西部沿海 |
浮游生物 | 藻類多時呈綠色或紅色 | 春季東北角海域 |
河流泥沙 | 河口附近呈黃褐色 | 淡水河口、濁水溪口 |
天氣狀況也會影響我們看到的顏色喔!晴天時海水顏色會更鮮豔飽和,陰天時就會顯得比較灰暗。另外太陽的角度也有關係,正午時陽光直射,海水看起來會比較淺;清晨或黃昏時光線斜射,顏色就會變深。
還有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知識,海水的鹽度也會影響顏色。鹽度高的海水因為密度大,對光的折射率不同,看起來會更藍一些。像台灣海峽因為鹽度較高,整體顏色就比太平洋沿岸要深一點。
家裡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怎麼有時會變黃?專家告訴你原因
最近有唔少台灣朋友發現,打開水龍頭時啲水突然變黃,搞到好擔心係咪水質出問題。其實呢個情況喺台灣幾常見,尤其係颱風過後或者管線維修後特別容易發生。今次就同大家講下啲水變黃嘅幾個主要原因,等大家知道點解同埋可以點樣處理。
首先最常見嘅原因就係水管生鏽。台灣好多舊社區嘅水管都係用鐵管,用耐咗就會氧化生鏽。當水壓突然改變(例如停水後恢復供水),啲鐵鏽就會被沖出來,搞到啲水變黃。另外,如果大廈嘅水塔好耐冇清洗,裡面沉積嘅鐵鏽同雜質都會影響水質。呢個時候最好先放水幾分鐘,等啲黃水流走再用。
水變黃原因 | 發生情況 | 解決方法 |
---|---|---|
水管生鏽 | 舊社區鐵管、停水後復水 | 放水幾分鐘沖走鐵鏽 |
水塔污垢 | 長期未清洗水塔 | 定期清洗水塔 |
原水濁度高 | 颱風後、暴雨期間 | 暫時避免直接飲用 |
另一個要注意嘅情況係颱風季節。當暴雨沖刷河床,會令水源地嘅原水濁度升高。雖然自來水廠會加強處理,但有時啲水送到屋企時仲係會帶啲黃色。呢個時候最好裝個濾水器,或者將水煮沸先飲用。特別提醒大家,如果發現黃水持續好耐都冇改善,可能係大廈內部水管問題,要快啲搵水電師傅檢查。
除咗上面講嘅原因,有時鄰近工地施工都可能影響水管。如果附近有工程進行,啲重型機械震動可能會震鬆水管內壁嘅沉積物。呢個時候可以打電話去自來水公司反映,佢哋會派人來檢查同沖洗管線。記住唔好一見到黃水就驚慌,通常放水一陣就會變返清,但係如果情況持續就要認真處理。
颱風過後自來水變濁怎麼辦?3個簡單方法讓水變清澈。每次颱風過後,家裡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都黃黃濁濁的,看了就讓人不敢喝對吧?其實這是因為暴雨沖刷讓水源地的泥沙量暴增,水廠處理不及才會這樣。別擔心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阿嬤也說讚的簡單處理方法,讓家裡的水快速恢復清澈。
首先最推薦的就是「靜置沉澱法」,這招超級省錢又有效。把混濁的水裝進透明容器裡,放在陰涼處靜置2-3小時,你會發現底部慢慢積了一層泥沙,上面的水就變乾淨啦!記得要小心倒出上層清水,別把沉澱物又攪混囉。如果是緊急要用水,可以在容器裡放幾根乾淨的筷子,能加速雜質沉澱喔。
第二招是用「紗布過濾法」,準備乾淨的紗布或咖啡濾紙,疊個3-4層綁在水龍頭出水口。雖然流速會變慢,但過濾效果很不錯,特別適合要煮飯、洗菜的時候用。記得每過1-2小時就更換紗布,不然會影響過濾效果。這個方法在921地震後很多家庭都用過,真的很有用!
最後要介紹進階版的「明礬淨水法」,去藥局買明礬(硫酸鋁鉀),按照下面這個比例添加:
水量 | 明礬用量 | 靜置時間 |
---|---|---|
1公升 | 0.1公克 | 30分鐘 |
5公升 | 0.5公克 | 1小時 |
10公升 | 1公克 | 2小時 |
把明礬磨碎後加入混濁的水中攪拌均勻,很快就能看到雜質結成棉絮狀沉到底部。這個方法特別適合家裡有嬰幼兒或長輩的家庭,淨化效果最好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用明礬處理過的水最好再煮沸一次比較安心。
颱風過後水質不穩定是常有的事,這幾天記得先把飲用水煮滾再喝。如果家裡有裝濾水器,也要檢查濾芯是不是該換了,因為混濁的水會讓濾芯更快堵塞。另外要提醒的是,如果自來水渾濁情況超過3天都沒改善,記得打電話給自來水公司反映,可能是管線出問題需要專業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