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「後門意思」這個詞,其實它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,在不同領域都有特殊的含義。特別是在科技圈,這個詞經常被拿來討論軟體安全性的問題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。
在電腦安全領域,「後門」指的是開發者故意留在系統中的隱藏通道,讓特定人士可以繞過正常驗證程序直接存取系統。這種設計有時候是為了方便維護,但更多時候會被有心人士利用來竊取資料或控制設備。像是一些免費軟體或APP,可能就會偷偷藏有這種後門程式,使用者安裝時真的要特別小心。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幾個常見的後門類型:
後門類型 | 運作方式 | 常見案例 |
---|---|---|
硬體後門 | 晶片或設備預留特殊存取通道 | 某些便宜路由器 |
軟體後門 | 程式碼中隱藏的管理員權限 | 來路不明的APK檔案 |
網路服務後門 | 開放特殊通訊埠供遠端控制 | 舊版伺服器軟體漏洞 |
最近很紅的TradingView這類金融分析軟體,就有網友討論過是否可能存在後門。雖然官方版本應該沒問題,但下載時一定要從官網或正規管道取得,千萬別貪圖方便去一些來路不明的網站下載,很容易中招。像Microsoft Store、Google Play這些官方應用商店,審核都比較嚴格,相對安全許多。
其實不只軟體,連瀏覽器都可能成為後門的入口。像Google Chrome雖然安全,但如果安裝了來路不明的擴充功能,也可能會讓惡意程式有機可乘。所以平常使用時,最好定期檢查已安裝的擴充功能,把不用的都移除掉。另外,登入Google帳號時也要特別注意網址列,避免釣魚網站偽裝成登入頁面騙取你的帳密。
說到後門,還有一個常見的狀況就是翻譯軟體。有些免費翻譯工具會在使用條款裡寫明會收集用戶輸入的內容,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後門。雖然可能是為了改進服務,但如果你輸入的是敏感資訊,就可能會外流。所以使用這類工具時,最好不要輸入太私密的內容。
後門程式是什麼?3分鐘讓你搞懂駭客手法
最近常常聽到有人電腦被駭,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中了「後門程式」的招。簡單來說,後門程式就像小偷在你家偷偷裝的備用鑰匙,駭客可以隨時隨地溜進你的裝置,偷資料、裝病毒,甚至控制你的電腦做壞事。這種程式通常會偽裝成正常軟體,或是藏在電子郵件附件裡,一不小心點開就中招了。
後門程式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很會躲,一般防毒軟體可能都掃不到。駭客常用的手法包括利用軟體漏洞、社交工程(比如假裝是銀行發來的郵件),或是直接透過網路攻擊入侵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後門程式類型:
類型 | 運作方式 | 常見偽裝 |
---|---|---|
遠端存取木馬 | 讓駭客遠端控制你的電腦 | 遊戲外掛、破解軟體 |
網頁注入腳本 | 透過瀏覽器漏洞植入 | 惡意廣告、釣魚網站 |
系統服務後門 | 偽裝成系統程序常駐後台 | 驅動程式、系統更新 |
現在很多後門程式還會「變種」,就是會一直改變自己的特徵碼來躲避偵測。有些甚至會潛伏好幾個月都不動作,等時機成熟才開始偷資料。平常要養成定期更新軟體的習慣,來路不明的檔案千萬別亂開,尤其是副檔名是.exe或.zip的更要小心。
手機也是後門程式的重災區,很多惡意APP會要求過多的權限,像是要存取你的通訊錄或簡訊,這種就要特別警惕。建議只從官方商店下載APP,安裝前先看看評價和開發者資訊比較保險。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為什麼我的電腦會中後門?常見感染途徑大公開」。其實電腦中後門真嘅唔係偶然,通常都係因為我哋唔小心踩到咗黑客設低嘅陷阱。以下就同大家分享幾個最常見嘅感染途徑,等你可以提高警覺,保護好自己嘅電腦。
首先最常見嘅就係下載來路不明嘅軟件。好多人都貪方便,喺非官方網站下載破解版或免費軟件,但呢啲檔案好可能已經被植入後門程式。特別係啲熱門軟件嘅「特別版」,黑客最鍾意喺入面做手腳。另外,打開來歷不明嘅電郵附件都係高風險行為,尤其係.docx、.pdf呢類文件,好容易藏有惡意代碼。
感染途徑 | 危險程度 | 防範建議 |
---|---|---|
下載破解軟件 | ★★★★★ | 只用官方或可信來源下載 |
開啟可疑電郵附件 | ★★★★☆ | 先掃毒再開啟,勿點擊陌生連結 |
瀏覽惡意網站 | ★★★☆☆ | 安裝廣告攔截工具 |
使用未更新嘅系統 | ★★★★☆ | 開啟自動更新功能 |
仲有就係瀏覽一啲安全性差嘅網站,特別係啲免費影視或成人網站。呢類網站經常會彈出各種廣告視窗,甚至自動下載惡意腳本。就算你冇主動下載任何嘢,只要瀏覽器有漏洞,都可能被植入後門。另外,系統同軟件長期唔更新都係大問題,因為黑客最鍾意利用已知但未修補嘅漏洞發動攻擊。
最後要提醒大家,就算係朋友傳嚟嘅檔案都唔好掉以輕心。而家好多後門程式都會透過通訊軟件傳播,例如Line或WhatsApp入面嘅「快啲睇下呢張相.jpg.exe」呢類偽裝檔案。記住,真正嘅圖片檔案係唔會以.exe結尾嘅,見到呢類檔案千祈唔好打開啊!
最近電腦變得好卡,或是突然跳出奇怪的程式?你可能會擔心「如何檢查電腦有沒有被裝後門?5個實用技巧」來幫你快速確認。後門程式通常會偷偷在背景運行,不僅拖慢速度,更可能竊取個資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網友實測有效的方法,讓你輕鬆揪出這些隱藏的小偷。
首先打開工作管理員(Ctrl+Shift+Esc),切換到「詳細資料」分頁,這裡會列出所有正在執行的程序。注意那些「使用者名稱」顯示為SYSTEM卻占用大量CPU的陌生程式,特別是名稱看起來像亂碼或模仿系統檔案的(如svch0st.exe)。可以右鍵選擇「開啟檔案位置」,如果路徑在奇怪的資料夾就要當心了。
再來檢查網路連線狀態,在命令提示字元(cmd)輸入netstat -ano
,會顯示當前所有連線。對照PID(最後那串數字)和工作管理員的程序,找出那些連到陌生IP的程式。台灣常見的後門伺服器IP前幾碼通常是185、91開頭,看到就要特別注意。
檢查項目 | 正常情況 | 可疑跡象 |
---|---|---|
程式名稱 | 清楚標示開發商 | 亂碼或模仿系統檔名 |
CPU使用率 | 閒置時低於5% | 無故飆高 |
檔案位置 | System32等系統資料夾 | Temp或不明資料夾 |
網路連線 | 知名服務IP | 陌生國家IP |
定期用防毒軟體全系統掃描也很重要,但記得要選有在台灣設伺服器的品牌(如趨勢科技、卡巴斯基),更新病毒碼後離線掃描(拔網路線),因為有些後門會自動阻擋線上掃描。另外查看「控制台」→「程式集」裡的安裝清單,把不認識的軟體尤其是遠端控制工具(如TeamViewer、AnyDesk)都移除。
最後檢查工作排程器(taskschd.msc),後門常會在這裡設定期執行的任務。重點看「觸發程序」是登入時啟動或每幾分鐘就執行的項目,還有「動作」欄位指向的執行檔路徑是否合理。台灣網友最常發現偽裝成「AdobeUpdater」、「JavaUpdate」的惡意任務,實際上根本沒裝這些軟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