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頭纜斷裂危機!船隻靠岸必看 | 回頭纜這樣用才安全!老船長秘訣 | 驚!回頭纜沒綁好差點釀成大禍

回頭纜在船舶作業中的重要性

最近聽到不少關於回頭纜斷裂的意外,讓我想起在基隆港看過的大型貨輪靠泊作業。回頭纜這個看似簡單的繫泊工具,其實在船舶安全中扮演著關鍵角色。特別是在台灣這種常有東北季風的海域,船隻停靠時更需要穩固的保護。

回頭纜通常會從船尾斜向碼頭方向固定,形成一個夾角來分散拉力。這種繫泊方式特別適合在以下幾種情況使用:

情境 回頭纜作用 注意事項
強風天氣 防止船身橫移 需增加纜繩數量
潮差大的港口 維持船體穩定 要預留足夠鬆緊度
長時間停泊 分擔主纜負荷 定期檢查磨損

記得有次在台南安平港,看到一艘遊艇因為沒打好回頭纜,結果漲潮時船尾整個撞上碼頭,造成不小的損傷。船主後來跟我說,要是當時有按照標準程序繫好回頭纜,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。這讓我深刻體會到,很多海上意外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。

現在不少新型船舶都改用合成纖維材質的回頭纜,比起傳統鋼索更輕便也更好操作。不過要特別注意這種材質在長時間日曬下容易老化,建議每半年就要檢查一次。我認識的幾位船長都會隨身帶著纜繩檢查表,每次出航前都仔細確認每條纜繩的狀態。

說到回頭纜的固定方法,其實有很多小技巧。像是遇到颱風天,有經驗的船員會把回頭纜繞過纜樁多幾圈,再配合防摩擦套使用。這樣即使風浪很大,纜繩也不容易因為晃動而磨損。這些實用的在地經驗,都是在漁港跟老船長聊天學來的。

回頭纜

最近「回頭纜斷裂意外頻傳!船長教你如何避免」這個話題在漁業圈引起熱議,不少船員都在討論要怎麼預防這種危險狀況。其實回頭纜斷裂不只是設備老舊的問題,很多時候跟操作習慣和日常保養都有關係。今天就來分享幾位資深船長的實戰經驗,讓大家出海更安全。


首先要注意的是纜繩的日常檢查,很多船長都說「纜繩斷掉前其實都有徵兆」。建議每次出航前都要仔細檢查這些重點部位:

檢查項目 正常狀態 危險徵兆
纜繩表面 紋路清晰、無明顯磨損 起毛、變形或局部扁平化
接頭處 牢固無鬆動 有鏽蝕或金屬疲勞裂痕
纜繩粗細 直徑均勻 局部明顯變細
纜繩柔軟度 可自然彎曲無僵硬感 有硬化或脆化現象

再來就是操作時的眉角,很多意外都發生在船員太依賴習慣動作。像是有船長提到,綁纜時絕對不能貪快隨便繞幾圈就了事,特別是遇到大風浪時,至少要打8字結加上防滑結才夠穩。另外收放纜繩的速度也要配合海況調整,浪大時寧可慢一點,避免瞬間受力過大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平常保養也不能馬虎,纜繩最怕長期泡海水又沒沖洗。建議每次回港後都要用淡水沖洗,特別是接頭處的鹽分要徹底清除。存放時最好懸掛在通風處,千萬不要直接堆在地上,這樣容易讓纜繩內部受潮發霉。有船長分享他的小秘訣是在纜繩上噴一層薄薄的防鏽油,但要注意不能太油膩以免影響抓力。

最後要提醒的是,纜繩使用年限通常不超過5年,就算外表看起來完好,內部的鋼芯可能早就疲勞了。有些船長會定期把纜繩剪開一段檢查內部狀況,雖然會損失一點長度,但總比突然斷掉來得好。如果發現纜繩有超過3處以上的損傷點,就算還沒到年限也該換新了。

為何大型貨輪靠港時一定要用回頭纜?

每次看到高雄港或基隆港那些巨無霸貨輪靠岸,總會注意到船尾那條特別粗的纜繩往反方向拉,這就是「回頭纜」。為何大型貨輪靠港時一定要用回頭纜?其實這跟台灣常見的颱風和強勁海流有關,畢竟這些動輒幾萬噸的大家伙,光靠一般纜繩根本hold不住啊!

回頭纜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貨輪被風浪推著往前衝撞碼頭。想像一下,當東北季風來襲或是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時,船身會受到極大的側向力。這時候如果只有船頭纜繩固定,整艘船就會像蹺蹺板一樣往前傾斜,嚴重時甚至會讓纜繩斷裂。回頭纜從船尾反向拉住,等於給貨輪上了雙重保險。

這種纜繩可不是隨便找條粗繩子就能用,它的規格可是有嚴格標準的。根據港務局的資料,回頭纜的強度至少要能承受貨輪總重量的1/4以上。像停靠台中港的10萬噸級貨輪,用的回頭纜直徑往往超過10公分,材質都是特殊合成纖維混鋼索,能抗腐蝕又夠韌性。

貨輪噸位 回頭纜直徑 材質組成 抗拉力強度
5萬噸級 8-10cm 聚酯纖維+鋼芯 200噸以上
10萬噸級 10-12cm 高模量聚乙烯 400噸以上
20萬噸級 12-15cm 芳綸纖維複合 800噸以上

實際操作時,船員會先用拖船把貨輪推到定位,然後由碼頭工人配合絞盤機慢慢收緊回頭纜。這個過程超講究技巧,太快會讓纜繩瞬間受力過大,太慢又可能讓船身偏移。有經驗的老船長說,綁回頭纜就像在停車場倒車入庫,既要穩又要準,差個幾公分都可能讓後續裝卸作業出問題。


台灣的商港經常遇到惡劣天候,像高雄港就曾發生過貨輪纜繩斷裂撞壞碼頭起重機的事故。自從全面改用高規格回頭纜後,這類意外就少了很多。下次經過港口時不妨多留意,那些看似簡單的纜繩,其實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安全防線呢!

回頭纜

新手必看!回頭纜正確繫綁5步驟教學
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點樣綁回頭纜先夠穩陣,尤其係啱啱開始玩船嘅新手真係要學識!今日就同大家分享超實用嘅5個步驟,包你一次就上手,以後出海唔使驚纜繩鬆脫啦~

步驟一:預留足夠長度
首先記得要預留纜繩長度,通常係船柱直徑嘅3-4倍。太短會難綁,太長又浪費,可以用手肘到指尖嘅距離快速估算(約50cm)。

步驟二:繞柱第一圈
將纜繩從船柱外側向內繞,第一圈要貼緊柱底。呢個步驟最關鍵係要「拉緊」,聽到「咇」一聲代表摩擦力足夠,之後先唔易滑脫。

步驟三:打半結固定
繞完第一圈後,立刻打個半結(如下圖示)。記住要將繩頭壓在主繩下方,形成交叉鎖死。

動作要領 常見錯誤
繩頭從下往上穿 直接繞過冇交叉
拉緊時保持張力 未拉實就繼續下一步

步驟四:繞8字纏繞
接著用8字形繞法纏3-4圈,每圈都要平行疊加唔好交疊。建議逆時針方向繞,比較符合人體工學,手腕冇咁易累。

步驟五:收尾反扣鎖死
最後將剩餘繩頭穿過最上方圈圈,反向拉緊成「鎖扣」。完成後可以扯幾下測試,如果成個結位冇移位就代表成功啦!

記得練習時用粗繩會易啲掌握手感,熟練後就算風浪大都能快速綁好。下次出海前不妨拎條舊繩係碼頭練習幾次,實戰就唔會手忙腳亂囉~

(註:已轉換為zh-HK繁體用詞如「咇」、「冇」、「囉」等,並保留台灣用語如「步驟」、「實戰」等混合風格)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