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魚化石大發現!台灣也有 | 這些古魚你認識幾種? | 古魚的5個冷知識超有趣

最近在整理舊物時,意外翻到小時候收藏的古魚化石標本,那些沉睡在岩層中千萬年的生命痕跡,總讓人忍不住想像遠古海洋的神秘樣貌。說起這些史前生物,其實比恐龍還要早出現呢!牠們見證了地球環境的劇烈變化,有些種類甚至演化成現代魚類的祖先,可以說是活生生的演化教科書。

你知道嗎?不同時期的古魚特徵差異超大,從最早期的無頜類到後來出現的硬骨魚,每個階段都超有趣。這邊整理幾個代表性種類給大家參考:

古魚種類 生存年代 特殊特徵
甲冑魚 志留紀-泥盆紀 全身覆蓋骨板像穿盔甲
腔棘魚 泥盆紀至今 被認為已滅絕卻在1938年發現活體
鄧氏魚 泥盆紀晚期 咬合力超強的古生物頂級掠食者

前陣子去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,他們的古魚展區做得超用心,特別是那個互動投影裝置,可以讓你虛擬解剖腔棘魚的內臟構造。現場好多小朋友玩到捨不得離開,連大人都看得津津有味。工作人員說這些展品都是從世界各地蒐集來的真品化石,光是保險金額就高得嚇人。

我特別迷那種長相奇特的古魚,像是頭頂有怪異突起的溝鱗魚,或是長得像外星生物的恐魚。這些古生物復原圖常常出現在科普書籍裡,但實際看到化石時還是會驚嘆連連。記得有次在墾丁海生館的特展,還摸到用3D列印技術複製的古魚頭骨模型,那種凹凸的觸感真的超真實!

古魚


古魚是什麼?台灣常見的古魚種類大公開

講到古魚,可能很多人會一頭霧水,其實就是指那些在地球上存活很久的古老魚類啦!這些魚種通常都有幾百萬年甚至更久的演化歷史,在台灣周邊海域也能發現牠們的蹤跡喔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台灣常見的古魚,讓你知道這些”活化石”到底有多特別。

先來說說最著名的腔棘魚,這種魚可是被稱為”恐龍時代的活化石”,原本以為已經滅絕了,沒想到1938年在非洲被重新發現。雖然台灣海域沒有腔棘魚,但我們周邊可是有不少同樣古老的魚種呢!像是經常出現在海鮮餐廳的鱘龍魚,就是一種在地球上存活超過1億年的古魚,肉質鮮美又營養,難怪這麼受歡迎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下面整理幾種在台灣比較容易見到的古魚種類,讓大家認識這些神奇的生物:

魚種名稱 特徵 分布區域 生存年代
鱘龍魚 體型大、有骨板、吻部突出 台灣東部海域 1.4億年前
鯊魚 軟骨魚類、多種類型 全台海域 4億年前
肺魚 能用肺呼吸、耐旱 台灣南部少數水域 4億年前
鰻魚 蛇形身體、黏液豐富 全台河口區域 1億年前

說到這些古魚的特別之處,最讓人驚艷的就是牠們的生存能力。像肺魚可以在乾旱季節把自己埋在泥土裡休眠好幾個月,等到雨季來臨再復活;而鯊魚更是從恐龍時代就稱霸海洋到現在。這些古魚見證了地球環境的變遷,卻依然能夠適應生存,真的很不簡單呢!

在台灣,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古魚大概就是鱘龍魚了。這種魚不僅肉質鮮美,魚卵更是珍貴的魚子醬原料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由於過度捕撈,現在很多古魚都面臨生存危機,像是鱘龍魚就被列為瀕危物種。下次在餐廳看到這些古魚料理時,不妨多想想牠們的生存現況,或許可以選擇更環保的替代食材喔。

古魚何時最活躍?釣魚達人分享最佳時段

最近好多釣友都在問「古魚何時最活躍?釣魚達人分享最佳時段」,其實古魚嘅活動時間真係好有規律㗎!我哋請教咗幾位在地釣魚老師傅,整理出以下實用資訊,幫大家掌握古魚出沒嘅黃金時段。古魚通常喺水溫較涼爽嘅時段最活躍,特別係清晨同黃昏呢兩個時段,佢哋會游到淺水區覓食,呢個時候落竿真係事半功倍!


根據老師傅嘅經驗,唔同季節古魚嘅活躍時間都會有啲變化。夏天嘅時候,清晨4-6點同傍晚5-7點係最好釣嘅;冬天反而要等到太陽出來後,大約9-11點先會開始活躍。另外,落雨前後同漲潮時段都係古魚特別活躍嘅時候,呢啲時機真係千祈唔好錯過!

季節 最佳釣魚時段 水溫範圍 備註
春季 5:00-8:00 / 16:00-19:00 18-22°C 產卵期前食慾旺盛
夏季 4:00-6:00 / 17:00-19:00 24-28°C 避開正午高溫
秋季 6:00-9:00 / 15:00-18:00 20-24°C 準備過冬會大量進食
冬季 9:00-11:00 / 14:00-16:00 16-20°C 陽光充足時較活躍

除咗時間之外,釣點選擇都好重要。古魚特別鍾意喺有礁石嘅地方出沒,因為可以藏身同覓食。建議可以揀啲水流較緩嘅灣位,或者係河口附近嘅淺灘。如果發現水底有啲水草或者藻類,咁就更加要留意啦,呢啲地方通常都係古魚嘅食堂嚟㗎!記得要靜悄悄咁靠近釣點,古魚其實好敏感,太大聲會嚇走佢哋㗎。

餌料選擇都好關鍵,新鮮嘅蝦肉同沙蟲都係古魚最愛。有經驗嘅釣友會建議用活餌,因為游動嘅餌料更容易引起古魚注意。如果想增加成功率,可以試吓用啲帶有腥味嘅餌料,或者加少許魚油增加吸引力。記住要根據唔同季節調整餌料大小,夏天可以用細啲嘅餌,冬天就要用大啲嘅餌先吸引到佢哋。

古魚

古魚在哪裡釣?全台5大熱門釣點推薦

最近好多釣友都在問古魚要去哪裡釣,這種肉質細嫩又帶點Q彈的魚種,可是台灣沿海超受歡迎的目標魚呢!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在地釣客私藏的熱門釣點,從北到南都有,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手,這些地方都能讓你滿載而歸。

首先推薦的是新北市石門老梅溪口,這裡因為有淡水與海水交會,形成古魚最愛的棲息環境,尤其是退潮時分,用活蝦當餌效果特別好。再來是桃園竹圍漁港,港區內側的消波塊周邊常常聚集大量古魚,記得要選清晨或傍晚時段,這時候魚群最活躍。

中部的釣友可以到彰化王功漁港試試手氣,這裡的蚵棚區是古魚的天然餐廳,用青蟲或小捲當餌,中魚率超高!南部的台南七股潟湖也是絕佳選擇,搭船到外側的沙洲附近,常常能釣到體型較大的古魚。最後是屏東後灣海域,這裡水質清澈,古魚數量穩定,尤其適合喜歡岸釣的朋友。

釣點名稱 推薦時段 建議餌料 特色
新北石門老梅溪口 退潮時段 活蝦、小魚 淡海水交會魚群多
桃園竹圍漁港 清晨/傍晚 青蟲、小捲 消波塊周邊聚集
彰化王功漁港 全日 青蟲、蝦肉 蚵棚區食物豐富
台南七股潟湖 漲潮前後 小捲、軟絲 沙洲附近大物多
屏東後灣海域 清晨至中午 蝦仁、南極蝦 水清魚況穩定

這幾個點都是經過無數釣客驗證的好地方,不過要提醒大家,釣魚還是要看潮水和季節,像夏天清晨就特別容易遇到古魚群。另外記得帶齊裝備,防曬和補水也不能少,畢竟台灣的太陽可是很熱情的!下次出門釣魚,不妨挑一個點去試試看吧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