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一天怎麼過?十二時辰超有趣 | 你的出生時辰藏著什麼秘密? | 午時三刻到底是幾點?時辰冷知識

十=時辰:古人智慧的時間密碼

大家有冇諗過,點解古人會用「十=時辰」嚟計時間呢?其實呢個係老祖宗留俾我哋嘅智慧結晶,將一日分成十二個時辰,每個時辰代表兩個鐘頭,仲同地支、五行、生肖都有密切關聯。而家就等我哋一齊嚟解密呢套流傳千年嘅時間系統啦!

古代冇手錶冇手機,但係佢哋對時間嘅掌握仲精準過我哋。佢哋觀察太陽位置、動物活動同自然現象,創造出十二時辰制。例如「卯時」天光雞啼,「酉時」日落雞歸巢,真係好有生活智慧。呢套系統唔單止用嚟計時,仲影響咗中醫養生、風水命理同傳統節慶,可以話係貫穿咗成個華人文化。

下面整理咗時辰對照表,等大家可以一眼睇晒古人嘅時間觀:

時辰名稱 現代時間 地支 生肖 常見說法
子時 23:00-01:00 夜半、三更
丑時 01:00-03:00 雞鳴
寅時 03:00-05:00 平旦
卯時 05:00-07:00 日出
辰時 07:00-09:00 食時
巳時 09:00-11:00 隅中
午時 11:00-13:00 日中
未時 13:00-15:00 日昳
申時 15:00-17:00 哺時
酉時 17:00-19:00 日入
戌時 19:00-21:00 黃昏
亥時 21:00-23:00 人定

而家凌晨1點44分,正係丑時嘅中段,屬牛嘅時辰。古人話呢個時候肝經當令,最適合熟睡養肝。如果你成日熬夜到丑時,就要小心肝火旺啦!每個時辰都有佢嘅養生秘訣,好似辰時(7-9點)係胃經活躍期,食早餐吸收最好;午時(11-1點)心經旺盛,小憩片刻可以補氣養神。

時辰仲同五行相生相剋有關聯,例如寅卯屬木、巳午屬火、申酉屬金、亥子屬水、辰戌丑未屬土。呢啲知識唔單止用喺命理占卜,傳統中醫都會參考時辰五行嚟調配藥方同針灸時機。好似而家丑時屬土,土生金,如果係金屬性嘅人就會特別精神,但係木屬性嘅人可能就會覺得有啲攰。

十=時辰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1. 古人怎麼用十二時辰看時間?原來我們都搞錯了

大家看古裝劇常常聽到「午時三刻」、「子時過半」這種說法,但你知道古人用的十二時辰跟我們現在的時間概念完全不一樣嗎?其實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,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,而且他們是用地支來命名的,跟我們習慣的24小時制差很大!

最有趣的是,古人計算時間的方式超級生活化。他們不是看手錶,而是觀察太陽位置、聽更夫打更,或是看日晷的影子。比如「午時」就是太陽在正頭頂的時候,大約是現在的11點到1點,而不是我們以為的12點整。這樣看來,我們對古代時間的理解真的有很多誤會呢!

時辰名稱 對應時間 現代時間
子時 夜半 23:00-01:00
丑時 雞鳴 01:00-03:00
寅時 平旦 03:00-05:00
卯時 日出 05:00-07:00
辰時 食時 07:00-09:00
巳時 隅中 09:00-11:00
午時 日中 11:00-13:00
未時 日昳 13:00-15:00
申時 晡時 15:00-17:00
酉時 日入 17:00-19:00
戌時 黃昏 19:00-21:00
亥時 人定 21:00-23:00

古人還會把每個時辰再細分成「初」和「正」,比如「子初」是23:00-00:00,「子正」是00:00-01:00。這種分法比我們想像中精準多了!而且每個時辰都有對應的生活場景,像是「卯時」要起床工作,「酉時」該收工回家,完全就是跟著太陽的作息在走。這樣看來,古人的時間觀念其實很科學,只是跟現代人的習慣不一樣罷了。

2. 台灣人必知!十二時辰對照現代時間表大公開,這可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啊!現在年輕人可能對「卯時」、「申時」這些詞很陌生,但其實它們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像是古裝劇裡常說的「午時三刻問斬」,換算成現在時間就是中午11點45分左右,是不是突然覺得很有畫面感?

以前沒有手錶的年代,古人就是靠觀察太陽位置和十二時辰來安排作息。每個時辰代表兩個小時,還搭配了十二生肖來記憶,超有巧思的啦!這邊整理一個超實用的對照表,讓你一秒看懂古人怎麼算時間:

時辰名稱 現代時間 生肖 小知識
子時 23:00-01:00 夜深人靜最適合熬夜追劇
丑時 01:00-03:00 俗稱「三更半夜」的時段
寅時 03:00-05:00 晨跑阿公阿嬤起床的時間
卯時 05:00-07:00 傳統市場最熱鬧的時段
辰時 07:00-09:00 上班族趕捷運的黃金時間
巳時 09:00-11:00 辦公室最忙的上午時段
午時 11:00-13:00 午餐時間到啦!
未時 13:00-15:00 吃飽飯最容易愛睏的時段
申時 15:00-17:00 下午茶時間到
酉時 17:00-19:00 下班放學的交通巔峰期
戌時 19:00-21:00 家家戶戶吃晚餐看八點檔
亥時 21:00-23:00 準備洗洗睡的美容覺時間

看完這個表是不是覺得超實用?下次聽到「申時」就知道是下午3-5點,跟朋友約喝下午茶就可以文青地說:「我們申時見!」而且這些時辰名稱在農民曆、算命或是傳統節慶都還會用到,像是「子時」跨年、「卯時」祭拜,了解這些對照關係真的超方便的啦!

十=時辰

3. 為什麼古代一天分十二時辰?背後原因超有趣!其實這跟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天文觀察超有關係啦~古代沒有手錶這種東西,但人們發現太陽的影子會隨時間移動,於是發明了「日晷」來計時。有趣的是,他們發現一天中太陽的影子變化剛好可以分成十二等份,這就成了十二時辰的由起!

古人觀察到一年有十二個朔望月(也就是月亮圓缺十二次),覺得「十二」這個數字特別有意義。而且啊,他們還發現人的一隻手剛好有十二個指節(不信你現在就可以數數看大拇指以外的四根手指),用另一隻手的食指點著數超方便,根本就是天然的計數器!這種把時間和身體結合的想法,是不是很妙?

時辰名稱 現代時間 別稱
子時 23:00-01:00 夜半
丑時 01:00-03:00 雞鳴
寅時 03:00-05:00 平旦
卯時 05:00-07:00 日出

除了天文觀察,十二時辰還跟古代的生活作息超契合!像是「辰時」(早上7-9點)就是吃早餐的時間,古人叫「朝食」;「午時」(11-13點)太陽在正頭頂,當然要休息吃午餐啦~每個時辰都有對應的活動,比如「酉時」(17-19點)雞要回籠,所以叫「日入」。這種把時間和生活結合的方式,比現在只看數字鐘有意思多了對吧?

說到這個,不得不提古人超有創意的計時工具。除了日晷,還有「漏壺」用水滴來計時,甚至有用香燒完來算時間的「更香」。他們會在不同時辰做不同事情,像是「巳時」(9-11點)最適合工作,因為精神最好;「亥時」(21-23點)就要準備睡覺,叫做「人定」。這種跟著自然節奏過日子的智慧,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厲害呢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