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門設計5大重點!裝潢前必看 | 切門風水禁忌?專家告訴你 | 日式厚切豬排vs台味切門工法

最近好多朋友裝修新屋都在討論「切門」這件事,原來現在流行把傳統大門改造成更有設計感的樣式。說到切門,可不是隨便拿電鋸亂切就好,裡面可是有好多學問要講究的。

首先要注意的是門框結構強度,有些老房子拆掉舊門後才發現門框已經被白蟻蛀空。我表哥去年裝修就遇到這種狀況,原本想省錢直接切門換新,結果連門框都要整個重做,最後多花了兩萬多塊。建議大家動工前一定要先檢查這些細節:

檢查項目 注意事項 常見問題
門框狀況 敲擊聽聲音是否空洞 白蟻蛀蝕、木材腐朽
牆體結構 確認是否為承重牆 誤切結構牆有安全疑慮
管線位置 用金屬探測器檢查 切到電線或水管

現在最夯的是日式「もんきり」切割技法,把傳統門片重新設計成幾何圖案。上次去高雄那間超有名的厚切豬排店,他們就用這種技法把木門切成超有質感的格子狀,陽光透進來的光影美到不行。不過這種工法要找專業師傅,自己DIY很容易切歪,我鄰居阿明不信邪自己買工具來玩,結果切完門關不起來,被他老婆念了整整一個月。

風水老師也提醒,切門時要注意不能破壞「門中門」的格局。像我們社區有戶人家為了讓採光更好,把大門切掉三分之一裝玻璃,結果那年他兒子考大學就失常了。雖然可能是巧合啦,但這種事還是寧可信其有,畢竟裝修一次要花這麼多錢,能避的禁忌還是避一下比較好。

切門

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「切門是什麼?台灣人最常遇到的5種門框問題」,其實切門就是指門框安裝時尺寸不合,導致門片需要被裁切的情況。這種狀況在老房子特別常見,尤其是30年以上的公寓,因為當初施工沒那麼精準,現在要換新門就會遇到各種尷尬問題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台灣人最常碰到的門框困擾,這些都是老師傅告訴我的實戰經驗,超級實用!

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「門框歪斜」,這真的是老房子的通病。牆面本身可能就不夠垂直,加上年久失修,門框就會歪一邊。我朋友去年裝修就遇到,新門裝上去關不起來,師傅來量才發現左右高低差快2公分,最後只好把門片切掉一大塊,超級心疼。再來就是「門框變形」,特別是潮濕地區像基隆、宜蘭,木頭門框容易吸水膨脹,久了就會變形卡住門片,這種情況通常要整個打掉重做才根治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下面整理5種最常見問題給大家參考:

問題類型 發生原因 解決方式
門框歪斜 建築結構沉降或施工不精準 重新校正或切門調整
門框變形 潮濕導致木材膨脹 更換防潮材質門框
門框尺寸不符 新舊規格差異 訂製特殊尺寸門片
門框腐蝕 白蟻或漏水問題 全面更換並做防蟲處理
門框開裂 地震或撞擊造成 補強結構或更換新框

另外要特別提醒「門框尺寸不符」這個問題,現在新建案門框規格比較統一,但老房子真的千奇百怪。我阿姨家上次換門就遇到,標準尺寸的門根本裝不進去,最後只好花錢訂做,貴了快一倍。還有就是「門框腐蝕」,南部朋友要注意白蟻問題,尤其是透天厝一樓的木框,常常被蛀到空心,這種情況一定要連周邊結構一起檢查,不然換了也是白換。

最後就是「門框開裂」,這在921後的老房子特別明顯。有時候是地震造成的小裂縫沒處理,久了就越裂越大。我同事家上次關門突然整片門框掉下來,嚇死人了,後來發現是二十幾年前地震的舊傷。這種情況建議直接換成金屬框比較安全,雖然貴一點但耐用很多。這些問題其實都有解,重點是要找對師傅,千萬不要貪便宜隨便處理,不然過沒多久又要再花一次錢。

為什麼老房子容易有切門問題?師傅沒告訴你的真相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,為什麼老房子特別容易遇到門框歪斜、門關不緊的「切門」問題?其實這跟房子年紀大了有關,但師傅通常不會跟你講得太詳細。老房子的結構隨著時間會慢慢變形,尤其是台灣潮濕的氣候更容易讓木材膨脹收縮,門框跟牆面的接合處就會慢慢走位。

先來看看老房子常見的切門原因:


問題類型 發生原因 好發季節
門框變形 木材吸濕膨脹或乾燥收縮 梅雨季/冬季
地基沉降 老舊建築地基不均勻下沉 全年都可能
牆體龜裂 地震或結構老化導致牆面位移 地震後特別明顯
五金鏽蝕 潮濕環境使鉸鏈螺絲生鏽卡死 夏季高濕度時期

最容易被忽略的是「地基沉降」問題。台灣早期很多透天厝是用磚造或加強磚造,經過幾十年後地基多少會有點下陷,這時候整棟房子的重量分布改變,門框就會被擠壓變形。有些師傅為了省事,只把門框刨掉一點點勉強讓門能關,但過沒幾個月問題又會跑出來。

另外老房子的門框多半是實木製作,不像現在多用防潮的集成材。遇到台灣這種濕度動不動就80%起跳的天氣,木材吸飽水氣後膨脹,乾燥時又縮水,反覆幾次後接合處的結構就會鬆動。特別是浴室門這種潮濕重災區,很多人家裡的浴室門關不緊就是這樣來的。

切門

切門DIY教學:3步驟自己搞定門縫過大問題

最近發現家裡的門縫越來越大,冷氣都從縫隙跑出去了嗎?別急著花錢請師傅,其實自己動手切門調整超簡單!今天就用最接地氣的方式,教你用3個步驟搞定這個惱人問題,連工具都是家裡隨手可得的東西喔~

首先準備這些工具,大部分在五金行都買得到,價格也很親民:

工具名稱 用途說明 替代方案
鉛筆 標記切割位置 任何可寫字的筆
手鋸 切割門板底部 電動線鋸(更快)
砂紙(120目) 打磨切割邊緣 磨刀石
水平尺 確認門板水平 手機水平儀APP

第一步:測量門縫實際寬度
拿個硬幣或信用卡塞進門縫測試,通常超過5mm就需要調整。把門關上後,用鉛筆在門板底部畫出要切除的高度線(記得要比實際縫隙多留2mm,避免切太短)。這時候水平尺就派上用場啦,一定要確認畫的線是水平的,不然門會歪一邊喔!

第二步:穩穩地切割門板
找兩本厚度一樣的書墊在門兩側,讓門板懸空方便作業。用手鋸沿著鉛筆線慢慢鋸,記得要保持鋸子與門板垂直。這邊有個小技巧:先輕輕來回拉幾下開出溝槽,後面會比較好施力。如果家裡有電動工具當然更快,但新手建議還是用手鋸比較安全~

第三步:打磨修邊完成作業
切完後門板邊緣會很粗糙,這時候用砂紙包住木塊打磨邊緣。從粗砂紙開始磨,再換細砂紙修飾,摸起來光滑不刮手就OK啦!最後用濕布擦掉木屑,開關門測試看看,是不是順很多?記得打磨時要戴口罩喔,木屑吸進鼻子會很不舒服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