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名字怎麼取?這些眉角你一定要知道
開公司第一關就是要想個好名字,公司名字怎麼取才不會踩雷又讓人印象深刻?這可是門大學問啊!很多創業朋友都卡在這關,想破頭還是想不出滿意的名字。其實取公司名有幾個重點方向可以參考,先掌握這些原則,再發揮創意就簡單多啦!
首先要注意的是行業屬性,不同行業適合的名字風格差很多。像是科技公司可能適合簡潔有力的英文名,文創公司就可以走文青路線,傳統產業則要讓人一看就懂。這邊整理幾個常見行業的命名方向給大家參考:
行業類型 | 命名風格建議 | 舉例 |
---|---|---|
科技/網路公司 | 簡潔、國際化、有未來感 | 創星科技、AlphaNet |
餐飲業 | 好記、有溫度、帶食物意象 | 暖心食堂、饗樂廚房 |
文創設計 | 文藝感、獨特性、有故事性 | 拾光文創、墨色設計 |
貿易公司 | 大氣、穩重、帶財富意象 | 鼎盛貿易、金運國際 |
再來要考慮名字的記憶點,現在公司那麼多,名字太普通很容易被忘記。可以試試把行業關鍵字和創意詞彙做結合,像是「鮮茶道」就比單純叫「好喝茶」更有特色。也可以用諧音梗,但要注意不要太難聯想或讓人誤會,像「糕級玩家」這種就蠻成功的,既有趣又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賣糕點的。
查詢重複這個步驟絕對不能偷懶!想好名字後一定要到經濟部商業司網站查詢是否已被註冊,不然等所有文件都準備好了才發現不能用,真的會欲哭無淚。建議可以多想幾個備案,把最喜歡的、次喜歡的都列出來,這樣被搶先註冊時才不會手忙腳亂。現在很多公司會故意取跟知名品牌相似的名字,這種做法風險很高,可能會吃上官司,還是走自己的路比較安心啦!
最後要考慮未來發展性,別把公司名取得太狹隘。比如你現在開咖啡廳,如果直接叫「大安區咖啡」,以後想擴點到信義區就會很尷尬。或是做服飾的取名「女裝專賣」,哪天想賣男裝就卡住了。名字最好保留一點彈性空間,讓公司有成長的餘地。像「品生活」就比「美味廚房」適用範圍更廣,轉型或擴充業務都比較方便。
公司名字怎麼取?創業新手必看5大重點
開公司第一關就是取名,這可不是隨便想想就好!公司名字就像門面,取對了客人容易記、業務好開展,取錯了可能連自己員工都唸不順。最近幫朋友新開的飲料店想名字,光是「要不要加『台灣』兩個字」就討論了整個下午,才發現取名真的有很多眉角要注意。
首先要想清楚產業屬性,賣文創商品和開工程行需要的感覺完全不同。像科技公司常愛用英文縮寫顯專業,但傳統產業用台語發音反而更接地氣。記得有間滷肉飯取名「噴水伯」,用台語唸超有畫面感,客人看到招牌就笑了,這種名字自帶傳播效果超划算!
公司取名5大實用技巧:
重點 | 具體做法 | 真實案例 |
---|---|---|
好記好唸 | 控制在3-5個字,避開生僻字 | 「鮮茶道」比「璽韻茶研所」好記 |
行業連結 | 從產品/服務發想關鍵字 | 「快潔洗衣」一看就知道業務 |
商標檢索 | 先上經濟部查有無重複 | 曾有人取名「星八克」被告侵權 |
未來發展 | 避免地域或產品限制 | 「王記台中肉圓」擴展到台北就尷尬 |
吉祥寓意 | 參考筆畫數或五行 | 不少老闆會請老師算公司名 |
取名字最怕「自嗨型」,像用自己小孩名字組合,或是硬要湊成英文縮寫。有間餐廳取名「LKK」本來想裝文青,結果長輩客人都笑說是「老扣扣」。最好先寫下10個候選名,找不同年齡層的朋友唸唸看,順便測試手機輸入法能不能直接打出來,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後續行銷效果。
<.tw都被搶光了。朋友去年想用「茶湯會」開官網,發現早就被註冊,只好加數字變成「tea168」,白白浪費一個好名字。如果預算夠的話,建議直接買下相關名字的網域,免得將來紅了還要跟別人買回來。
為什麼公司取名這麼重要?專家解析命名關鍵,這可是創業路上最容易被忽略卻影響深遠的大事。一個好名字就像公司的門面,不僅要讓人一聽就記住,還要能傳達品牌精神,甚至影響消費者對你的第一印象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,到底怎麼幫公司取個好名字,才能讓你在市場上脫穎而出。
取名字可不是隨便想想就好,裡面學問可大了。首先名字要夠特別,不然在商業司登記時可能就會撞名,到時候還要重來超級麻煩。再來就是要考慮到目標客群的感受,像如果是做年輕族群的品牌,用太老氣的名字反而會讓消費者覺得不夠潮。最重要的是名字要能跟你的產品或服務產生連結,比如說賣咖啡的取名「黑金」,馬上就能讓人聯想到咖啡的香醇,這種命名方式就很有記憶點。
命名重點 | 舉例說明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簡潔好記 | 蝦皮、Pinkoi | 避免太長或難念的字 |
行業連結 | 鮮乳坊、茶湯會 | 要能聯想到產品特性 |
文化考量 | 度小月、鼎泰豐 | 注意諧音和在地文化 |
國際化 | ASUS、HTC | 考慮外國人發音難易度 |
很多老闆會糾結到底要用中文還是英文名字,其實這要看你的市場定位。如果主要客群在台灣,用中文名字會比較親切,像「全聯」就是很好的例子,簡單明瞭又接地氣。但如果你有做國際市場的打算,那英文名字就很重要了,最好選個各國人都能輕鬆發音的字,像是「Gogoro」就做得不錯,既特別又好記。另外也要注意名字的諧音問題,曾經有家公司取名「兆赫」,結果被網友笑說是「糟糕」,這種負面聯想一定要避免。
最近創業的朋友都在問:「2025年最新公司命名趨勢,這些字最受歡迎」到底是什麼?其實從今年新創公司的登記資料就能看出端倪,大家都在追求簡潔有力又能帶出品牌特色的名字。特別是科技業和服務業,取名不再像以前那樣硬梆梆,反而更注重親和力和記憶點,甚至會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。
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統計,今年公司名稱最常出現的字眼跟往年有很大不同。像是「智」、「雲」、「創」這些科技感十足的字雖然還是很多人用,但已經開始被更有溫度的詞彙取代。現在老闆們更愛用「樂」、「享」、「聚」這種能傳遞幸福感的字,畢竟在後疫情時代,大家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
熱門字排名 | 字詞 | 適用產業 | 使用比例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樂 | 餐飲、休閒娛樂 | 23.7% |
2 | 聚 | 共享空間、社群平台 | 18.5% |
3 | 享 | 電商、訂閱服務 | 15.2% |
4 | 智 | AI、科技新創 | 12.8% |
5 | 綠 | 環保、永續產業 | 10.3% |
有趣的是,現在連傳統產業取名也變得很不一樣。像是建築公司不再只用「興」、「隆」這種老派字眼,反而會加入「森」、「居」等讓人聯想到生活品質的詞。餐飲業則特別愛用「饗」、「旬」來強調食材新鮮和用餐體驗,這跟台灣人越來越講究生活美學有很大關係。
另外從公司名稱的字數來看,兩個字的組合最受歡迎,佔了將近六成。像是「樂聚」、「享智」這種簡潔有力的搭配,既好記又能傳達品牌精神。三個字的組合也不少,通常會加入「科技」、「生活」等行業屬性字,讓消費者一眼就知道這家公司是做什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