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對應身體部位大公開! | 你的五行缺什麼?看身體就知道 | 五行身體部位對照表超實用

五行對應身體部位 原來這些器官都有屬性!

在中醫理論裡,五行 身體部位的對應關係超級有趣!金木水火土不只代表自然元素,還跟我們的身體器官息息相關。每次去看中醫,醫師把脈時其實都在運用這套系統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實用的養生知識。

先來看這個簡單的對照表,讓你一秒看懂五行和器官的關係:

五行 對應器官 常見問題 保養重點
肝、膽 易怒、眼睛乾澀 晚上11點前睡覺
心、小腸 失眠、心悸 避免過度興奮
脾、胃 消化不良 定時吃飯、少吃冰
肺、大腸 皮膚乾燥、便秘 多做深呼吸
腎、膀胱 腰痠、頻尿 適量補充黑色食物

說到木行對應的肝臟,台灣人最常熬夜傷肝啦!中醫說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肝經運行的時間,這時候不睡覺,肝就沒辦法好好排毒。我有個朋友之前一直長痘痘,調整作息早睡後,皮膚真的變超好,這就是把木行養好的實例。

火行的心臟和小腸是一組的,你有沒有發現緊張的時候容易拉肚子?這就是火行失衡的表現。台灣夏天特別熱,心火容易旺盛,可以喝點蓮子湯降火氣。記得我阿嬤總說「心靜自然涼」,現在想來真的很有道理。

土行的脾胃是後天之本,台灣人愛喝手搖飲,但中醫說「脾喜燥惡濕」,冰飲喝太多會讓脾胃功能變差。我現在都改喝溫熱的四神湯,消化真的有變好,連帶精神也比較不會疲倦。

五行 身體部位


五行對應哪些身體部位?中醫基礎一次看懂

最近好多朋友開始接觸中醫養生,常常聽到「五行」但搞不清楚到底對應身體哪些部位?其實五行學說在中醫裡超重要,把我們的身體器官、情緒甚至季節都分類得清清楚楚。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,帶大家搞懂這個中醫基礎概念,以後聽到「木火土金水」就不會霧煞煞啦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五行就像個大自然的分類系統,中醫師會用它來解釋身體各部位的關聯性。比如說你長期熬夜,中醫可能會說「肝火旺」,這就是因為肝屬「木」,跟「火」有相生關係。下面這個表格整理得超清楚,一看就懂:

五行 對應臟腑 相關身體部位 常見症狀
肝、膽 眼睛、筋腱 眼睛乾澀、易怒
心、小腸 舌頭、血管 心悸、失眠
脾、胃 口腔、肌肉 消化不良、嘴破
肺、大腸 皮膚、鼻子 過敏、便秘
腎、膀胱 耳朵、骨頭 腰痠、頻尿

舉個實際例子,像現在夏天屬「火」,如果心火太旺就容易嘴破、睡不好。這時候中醫可能會建議吃些「水」屬性的食物來平衡,像是冬瓜、蓮子這些。這種五行相生相剋的概念,就是中醫調理身體的基礎邏輯。

平常我們也可以自己觀察,比如說長期用眼過度(木),可能會連帶影響消化功能(土),這就是五行裡「木剋土」的關係。中醫師看診時,常常會從五行角度找出病症的根源,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麼簡單喔!

為什麼五行理論能解釋身體各部位關聯?這個問題其實跟中醫幾千年來的觀察智慧有關。古人把身體分成五大系統,用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來對應五臟六腑,就像把身體當成一個小宇宙,每個部位都會互相影響。比如你熬夜肝火旺,眼睛就容易乾澀,這就是「肝開竅於目」的具體表現,五行中肝屬木,眼睛就像樹木的枝葉一樣需要肝血滋養。

五行理論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把看似不相關的症狀串在一起。像是有人長期便秘,中醫可能會從「肺與大腸相表裡」的角度調理,因為肺屬金,大腸也屬金,兩者是同一個系統。這種整體觀的思考方式,跟西醫把每個器官分開治療很不一樣。


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幫助理解五行對應的身體關係:

五行 對應臟腑 相關部位 常見症狀
肝、膽 眼睛、筋 易怒、偏頭痛
心、小腸 舌頭、血管 失眠、心悸
脾、胃 嘴巴、肌肉 消化不良、水腫
肺、大腸 鼻子、皮膚 咳嗽、便秘
腎、膀胱 耳朵、骨頭 腰痠、頻尿

現代人常有的「胃食道逆流」,在中醫看來可能是「肝氣犯胃」的表現。因為木(肝)剋土(胃),當情緒壓力大導致肝氣鬱結,就會去干擾胃的功能。這種跨系統的影響關係,用五行理論就很好解釋。另外像老人家常說「吃太鹹傷腎」,也是因為鹹味入腎,過量會讓水行失衡,連帶影響耳朵聽力或腰膝無力。

中醫師把脈時,常常會問一些看似不相干的問題,其實就是在找五行之間的連動線索。比如問你會不會耳鳴,可能是在判斷腎氣是否充足;問你大便狀況,可能是在確認肺氣是否通暢。這種整體性的診斷思維,讓五行理論成為中醫很重要的分析工具。

五行 身體部位

肝屬木、心屬火?五行對應器官完整解析

大家常聽到中醫說「肝屬木、心屬火」,但到底五行跟我們的身體器官有什麼關係呢?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個有趣的傳統醫學觀念。五行學說是中醫很重要的基礎理論,把自然界和人的身體用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種元素來分類,每個元素都對應到不同的臟腑器官,而且還跟季節、情緒、顏色等都有關聯喔!

先來看這個簡單的對照表,讓你一秒看懂五行跟器官的關係:

五行 對應器官 相關功能 季節 情緒
肝、膽 疏泄、藏血
心、小腸 主血脈、神志
脾、胃 運化、統血 長夏
肺、大腸 主氣、宣發
腎、膀胱 藏精、主水

這個表格是不是很清楚呢?像我們常說「春天要養肝」,就是因為肝屬木,而春季正是木氣旺盛的時候。中醫認為肝主疏泄,如果肝氣不順,就容易生氣或鬱悶,所以春天特別要注意情緒調節。而心屬火,對應夏季,夏天容易心火旺,可能會出現失眠、口舌生瘡等症狀,這時候就要注意清心火。

再來看看脾胃屬土,這跟我們的消化系統最有關係。中醫說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,如果土氣不足,就容易消化不良、沒胃口。秋天屬金,對應肺臟,所以秋天特別容易咳嗽或皮膚乾燥,這時候就要多潤肺。冬天屬水,跟腎有關,老人家常說冬天要補腎就是這個道理,腎氣足就不怕冷,也能減少頻尿的問題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