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七色彩虹顏色,總是讓人心情跟著明亮起來!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顏色不僅是大自然最美的調色盤,更在生活中處處可見。今天就來聊聊這些色彩帶給我們的驚喜,還有它們在台灣日常生活中扮演的有趣角色。
你知道嗎?其實彩虹的顏色排列是有固定順序的,而且每種顏色都有它獨特的波長。最常被拿來舉例的就是交通號誌了,紅色停、綠色行,黃色提醒你要注意,這不就是彩虹顏色在我們身邊最實用的例子嗎?台灣的夜市招牌也常常看到這些鮮豔的色彩組合,特別是那些霓虹燈,晚上看起來根本就是地上的彩虹!
顏色 | 波長範圍 (nm) | 常見應用場景 |
---|---|---|
紅色 | 620-750 | 停止標誌、愛心符號 |
橙色 | 590-620 | 安全背心、柳橙汁包裝 |
黃色 | 570-590 | 計程車、警告標示 |
綠色 | 495-570 | 紅綠燈、環保標章 |
藍色 | 450-495 | 海洋主題、科技企業LOGO |
靛色 | 420-450 | 牛仔褲、夜空色調 |
紫色 | 380-420 | 薰衣草田、貴族象徵 |
台灣人最愛的珍珠奶茶,杯子上也常常印著七彩顏色呢!從早期的透明杯到現在各種繽紛設計,拿在手上就像捧著一道迷你彩虹。說到這個,不得不提台灣的傳統文化裡,七色彩虹顏色也經常出現在廟宇裝飾、節慶佈置上,特別是元宵節的花燈,那些五彩斑斕的燈籠根本就是把彩虹搬到了地面上。
現在很多手機APP的介面設計也愛用彩虹色系,像是通訊軟體的貼圖、遊戲介面等等。你有沒有發現,這些鮮豔的顏色特別容易吸引目光?下次等紅綠燈的時候不妨觀察一下,周圍有多少東西是用這七種顏色組成的,保證會讓你發現原來彩虹就在我們身邊!
七色彩虹是怎麼形成的?原來是這樣來的!
每次雨後看到天邊掛著七彩繽紛的彩虹,總讓人忍不住想拍照打卡!但你有沒有想過,七色彩虹是怎麼形成的?原來是這樣來的!其實這跟陽光和水滴的魔術表演有關,當太陽光穿過空氣中的小水滴時,就會發生神奇的「色散」現象,把白光分解成我們看到的七種顏色。
彩虹的顏色其實是有固定順序的,從外圈到內圈分別是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。這個順序永遠不會變,因為每種顏色的光波長不同,折射角度也不一樣。就像把一束白光通過三稜鏡,也會看到同樣的七色光譜。
顏色 | 波長範圍(nm) | 折射角度 |
---|---|---|
紅色 | 620-750 | 42.3° |
橙色 | 590-620 | 42.2° |
黃色 | 570-590 | 42.1° |
綠色 | 495-570 | 41.8° |
藍色 | 450-495 | 41.6° |
靛色 | 420-450 | 41.5° |
紫色 | 380-420 | 41.4° |
要看到完整的彩虹其實需要很多條件配合,首先太陽要在觀察者的背後,而且高度不能超過42度,這樣光線才能以最佳角度進入水滴。空氣中還要懸浮著大量大小適中的水滴,通常雨後最容易出現這種狀況。有時候運氣好,還能看到雙彩虹,外圈那一道是光線在水滴內反射兩次形成的,顏色順序會跟主彩虹相反。
彩虹的顏色深淺跟水滴大小也有關係,水滴越大顏色越鮮豔,反之則會顯得比較淡。這也是為什麼夏天午後雷陣雨後的彩虹特別明顯,因為這時候的雨滴通常都比較大顆。有趣的是,每個人的彩虹其實都不太一樣,因為你看到的彩虹是由特定位置的水滴反射形成的,換個位置就是另一組水滴在表演啦!
為什麼彩虹會有七種顏色?科學原理大公開
每次雨後看到天邊掛著彩虹,總會讓人忍不住驚嘆它的美麗。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彩虹會有七種顏色?科學原理大公開!其實這跟光的本質和我們眼睛的構造都有關係。彩虹的形成是因為陽光穿過雨滴時發生折射、反射和色散現象,把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長的光譜,就像把一束白光通過三稜鏡一樣。
當太陽光進入雨滴時,會先發生第一次折射,這時候不同波長的光就會開始分開。接著光線會在雨滴內部反射,最後再折射出來。由於每種顏色光的折射角度不同,紅光偏折最少,紫光偏折最多,所以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七彩光譜。有趣的是,彩虹其實是個完整的光圈,只是我們通常只能看到地平線以上的部分。
顏色 | 波長範圍 (nm) | 折射角度 |
---|---|---|
紅色 | 620-750 | 最小 |
橙色 | 590-620 | |
黃色 | 570-590 | |
綠色 | 495-570 | |
藍色 | 450-495 | |
靛色 | 420-450 | |
紫色 | 380-420 | 最大 |
其實嚴格來說,光譜是連續的,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。我們之所以會看到七種顏色,主要是受到牛頓的影響。他在實驗中將光譜分為七色,可能是為了對應音樂的七個音階。現代科學則傾向將光譜分為六種主要顏色,因為靛色和藍色的區分並不明顯。不過在台灣,我們還是習慣說「紅橙黃綠藍靛紫」這七種顏色。
彩虹的顏色排列順序永遠是固定的,外圈是紅色,內圈是紫色。這是因為不同波長的光在雨滴中的折射率不同,波長越短的光折射角度越大。有時候我們還能看到第二道彩虹,它的顏色順序會相反,而且亮度較暗,這是因為光線在雨滴內經過了兩次反射的緣故。下次看到彩虹時,不妨仔細觀察這些有趣的現象。
在哪裡最容易看到完整的七色彩虹?台灣最佳觀測點推薦
每次雨後天空出現彩虹總讓人忍不住驚呼,但你知道嗎?在台灣有些地方特別容易看到完整七色彩虹,而且出現的頻率超高!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在地人才知道的私房景點,這些地方因為地形和氣候的特殊性,常常能看到超明顯的彩虹橋,甚至還有機會看到雙彩虹呢!
首先推薦的是陽明山國家公園,這裡因為海拔高、水氣充足,加上台北盆地容易形成對流雨,雨後放晴時經常能看到完整的彩虹橫跨山頭。特別是竹子湖一帶,彩虹搭配梯田景觀簡直美翻了!另外阿里山也是觀賞彩虹的絕佳地點,尤其是清晨或午後雷陣雨過後,站在祝山觀景台往下看,常常能看到彩虹完整地掛在雲海上,超級夢幻。
地點 | 最佳觀賞時間 | 特色 |
---|---|---|
陽明山竹子湖 | 夏季午後雷陣雨後 | 彩虹+梯田景觀 |
阿里山祝山 | 清晨或午後 | 雲海彩虹奇景 |
太魯閣峽谷 | 颱風過後 | 峽谷地形讓彩虹更立體 |
墾丁龍磐公園 | 夏季西南氣流期間 | 海天一色彩虹橋 |
說到海邊的彩虹,墾丁龍磐公園絕對是首選!這裡因為面對廣闊的太平洋,加上夏季西南氣流帶來的水氣,常常能看到從海平面升起的巨大彩虹,搭配湛藍的海水和石灰岩地形,隨便拍都是明信片等級的美照。而東部的太魯閣峽谷則是另一種風情,特別是颱風過後,雨水從峽谷兩側奔流而下,形成的彩虹會因為峽谷地形顯得特別立體,有時候還能看到彩虹直接從瀑布中穿過的奇景。
除了這些知名景點,其實台灣還有很多地方也很容易看到彩虹。像是合歡山的武嶺停車場,因為地勢高又空曠,雨後常常能拍到完整的半圓形彩虹;而東北角海岸的南雅奇岩一帶,因為海風和地形關係,彩虹出現的頻率也很高。記得要挑選太陽角度較低的時候,像是早上9點前或下午4點後,這樣彩虹會比較明顯而且完整喔!